“暉康”醫院領到第一個月工資那天,邊沐透過手機隨手給老媽轉了3500塊錢,補貼一下家用,想著老媽能將老家的生活安排得寬裕一點。
回家探親的時候,邊沐發現家裡平時的吃穿用度幾乎沒什麼變化,拍拍腦門,邊沐恍然:老媽把那3500直接給自己直接存起來了,將來等邊沐買房準備結婚的時候,老媽就能拿出點積蓄幫襯一下了。
麗津城在這方面習俗咋樣,邊沐無從得知,錢小通家太有錢了,啥也說明不了。反正麗石縣普通老百姓人家一般都這習俗,好理解。
第二個月再開工資的時候,邊沐將錢數加到了5000塊錢。
再回家探親,邊沐發現一切照舊。
從那以後,邊沐本著不加不減的原則,就5000塊錢,存著還是花掉,隨老媽了。
第三個月頭上,邊沐開始往家裡直接帶東西,平時忙,同城快遞,吃的用的,想起啥來買啥。
跟自己年齡在一輩兒的親戚朋友跟爹媽怎麼相處,邊沐算是看得多的了,他發現,孝敬父母得儘早,省得等自己將來真發財了,反倒出現“子欲孝而親不待”的淒涼場景。
於是,邊沐時不時盯著老媽的脈象、氣色給她配點好藥,劑量都是精心算計過的,那點微不足道的負作用早就在日常生活中給代謝掉了。
另外,優質食品、高檔養護用品、名優家電……邊沐時不時就給家裡添上一些,有時候,他漸漸意識到:錢就是孫子,越花越有,小裡小氣的只會越活越窮酸。
邊沐自以為自己這麼安排還挺好,可惜,邊母並不怎麼配合。
自打兒子進城之後,邊家在吃穿用度方面足足提升了兩三個檔次,那些上門閒聊的老姐妹們紛紛誇讚邊母養了個好兒子,有一回,其中一個老姐妹發現邊家光高檔洗牙器還三五套呢,心下驚奇得不行,四下裡宣揚老邊家小子在城裡肯定是發了財了,事後,邊母特受用那種久違的自豪感。
邊母生性節儉,不過,並不太擅長持家過日子,有些話,她也不好直接問兒子,比如說,邊沐一個月到底掙多少錢,她從來都沒問過,僅僅從邊沐交往的朋友的變化、平時往家裡拿吃的用的的頻率、檔次去推斷而已。
邊母認為,家裡生活上了幾個檔次,什麼蛋白、維生素類之類的營養肯定是跟上了,自己平時又沒什麼明顯不適的感覺,那還吃什麼補藥啊!由此,邊沐平時帶回來的好藥,她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吃著,尤其是精神狀態特別好的時候,她完全想不起來服用。
老伴兒成天忙著上班掙錢,心也粗,真沒留意她服藥的情況。
邊悅成天不著家,週末也不怎麼回來,更是不操心家中二老平時過成啥樣了。
某種程度上,邊沐一番良苦用心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
“龍遠商行”,娜娜她哥正在盤點,見邊沐遠遠走來,把煙一掐,風老闆邁開大步出門迎了一下。
“喲!邊大神醫回來了啊!娜娜在城裡給你添了不少麻煩吧!”風老闆說起話來一如既往的客氣。
“哪裡,哪裡!邊悅在學校裡待得正悶得慌呢!她倆正好約著出去玩玩,哥!我得借輛摩托車進山走一趟。”
“又去採藥啊!各個峪口都設有值勤點了,一般人不讓進山了,娜娜沒跟你說啊!”說著話,風老闆請邊沐進店先喝幾口茶水。
“她光顧著跟我妹玩了,可能忘了吧!都是啥人啊?不會是把紅泥溝給承包了吧?”心下暗吃一驚,邊沐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問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