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後的快餐店,自然也請了幾個幫工。
榮媽不再像以前那樣忙碌,她只需要把控好原材料,廚師也是自己人,開的工資到位,廚師能夠幹好幾年才會想著要單飛的事情。
榮家也從以前被小巷裡的人輕視的人家變成了豔羨的物件。
他們住的那個巷子,原來是國企的地盤,臨時工住在平房裡,正式工住樓房。
房子很小,廚房還是三家共用的。
兒子考上大學後,經常都是住在學校,而且他們開快餐店也不用回家做飯,所以榮叔他們也沒想過要從小巷子裡搬出來。
不搬出來,不等於他們沒有房子,他們不僅買了門面房用來經營快餐店,早幾年,股票發行認購證的時候,他們也聽從葉老師的建議,花了兩千多塊錢買認購證,只不過他們膽子小,一張認購證從30塊錢漲到五十幾倍的時候,他們就賣掉了。
那筆錢,他們就用來買了一套竹城最新蓋起來的一套商品房。
那套房子有三個房間,裡面有獨立的衛生間和廚房。
榮叔和榮媽早就商量好了,這房子是給兒子留著的,以後給孩子結婚。
既然是婚房,他們就不要去住了。
榮傑明得知父母的打算,並且他也覺得小巷子裡還能住,賺錢要緊,就讓父母把那套房子簡單裝修一下,租出去,這樣一來每個月都有租金。
父母還不捨得,覺得這是新房子就讓別人住了。
榮傑明就說:“新房子以後還可以再重新裝修呀。再說了,我覺得我爸媽肯定會越來越有錢,過不了多久就會又賺到大錢,給我重新買一套更靚的房子。”
如此,父母就被說服了。
但是,榮叔兩口子都特別低調,並沒有跟小巷子裡的人說自己買房的事情。
直到新的快餐店營業,還有巷子裡的一戶人家有個人去店裡當洗碗工。有一次洗碗工聽到巷子裡有人酸溜溜地說榮家的這個快餐店——步子邁得那麼大,也不怕摔跟頭。當年他們不就是賣餛飩的嗎?餛飩的生意做得好,房東直接把他們趕走,讓自己的親戚來開餛飩店。現在,他們裝修搞了那麼大的門面,說不準人家房東還挺高興有人給自己裝修了,等他們的店開起來沒多久,房東就把他們趕走了。
洗碗工直接回懟說:“瞧你這話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家是開醋店的。這也太酸了吧。你放心好了,榮嫂他們的生意做得再好,也沒人把他們趕走。你見過獨子看到父母開的店生意紅火,就把父母趕走的嗎?”
沒錯,榮叔和榮媽商量之後,就決定把這商鋪的名字落在兒子的名下。
其實葉舟是不建議他們這樣,畢竟他們的年紀也大了,兒子雖然孝順,但是手裡有東西,腰桿子也能夠硬一些。
不過榮叔還是想把這個門面落在兒子的名下,他說:“葉老師,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們就是想著這樣的話,能夠激勵我們兩口子繼續賺錢,下次買房子就在我們名下。劉先生說了,明仔很適合搞學術,所以賺錢的事情還是讓我們老兩口來吧。我們給他一套房子一個門面,以後他就不用為錢的事情發愁,專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兩口子以後賺的錢也都在自己口袋裡,我覺得我們的養老不成問題,以後不會成為孩子的負擔。”
葉舟給榮叔豎起大拇指,“榮叔,你是個好爸爸。明仔也是個好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