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到了花朵鎮之後,兩個初中同學就要請吳曉冰吃飯。
吳曉冰說:“我帶了些東西,要先去看一下當年幫助過我的街坊鄰居。”
司機和售票員立刻幫著提那些東西,臉上堆滿笑容。
“那我們陪你去唄。”
“就是,這小鎮我們熟得很。”
“前兩年咱們鎮上進行了一次改造,和以前不一樣了,你可能還摸不著路呢。”
面對他們倆的熱情,吳曉冰欣然接受。
一路上,吳曉冰也問出了自己的好奇——你們倆當年是怎麼走到一起的?
司機說:“我成績不好,跟你們不一樣,壓根就不是讀書的料。你到市裡讀高中之後,我就輟學了。我爸媽怕我學壞,就把我送去武術學校學武術。那地方也不是人呆的,師兄打師弟,我這剛去的,再加上性格本來就不討喜,在那地方就被人合夥起來揍。”
吳曉冰聽得有些心驚肉跳,“那你後來逃出來了?”
“對啊!半夜發圍牆跑出來的,然後就開始去流浪。結果發現流浪也不是那麼好流浪的,撿垃圾都要跟人搶。所以我就回到咱們市裡,正好呢,遇到了同樣想去流浪的他。”司機拍了拍售貨員的肩膀。
他們倆當時是在火車站遇到的,一個剛從火車上跳下來,一個準備爬上火車。
兩人一個在上面一個在下面,對視了一眼。
最後司機對準備要爬上去的售票員說:“外面我混過了,真的不好混。你要不再考慮一下?”
售票員停止了後續的動作。
兩個半大的孩子,在火車站附近晃悠了小半天,最後司機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咱們靠著火車車站就吃火車站唄?”
他們這個城市雖然不是大城市,但卻是火車站裡一個重要的樞紐,南來北往很多火車都從這裡經過。
司機很快就想到了賺錢的辦法。
當然,他們第一桶金來得並不乾淨。
他們跑到村裡把人家剛熟的玉米給摘了,煮玉米拿去火車站賣。
當時火車站的攤販其實也是要辦理相應的資質,並且繳納一定的費用才能在月臺上經營。
他們肯定沒有,怎麼辦呢?
以前的火車進站也不是很準點,而且還經常會因為一些原因停靠在火車站附近。
他們就瞄準了那個空檔,在火車沒有進站之前的停靠點那裡兜售食物,並且告訴乘客,一會進站之後賣的東西會很貴,他們的物美價廉。
先是賣玉米,後來又是賣紅薯,有了本金之後,他們開始兜售泡麵以及熟食。
三個月的時間,竟然被他們賺到了一筆不算少的錢。
很快,他們又發現火車站這邊還有另外的商機。
隨著現在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去外地進貨的人也越來越多。
他們就把賺到的錢用來買了一輛三輪車,平時不賣吃的,就用三輪車幫人運貨。
運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發現貨主更希望僱用貨車,而不是這種移動時間緩慢的三輪車。
於是,司機就去學了開車,然後透過火車站這邊認識的一些關係,弄到了一輛被單位淘汰下來的老吉普。
再找修理師傅把老吉普好好修一下,車身上寫下幾個大字——拉貨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