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光把圍裙解開,說:“王蘊,你跟姥姥姥爺好好吃頓飯,有什麼事情就往我們那邊打電話。”
姥姥連忙說:“你們不吃飯就走啦。”
阿光說:“我們有其他地方吃呢。你們不用有任何心理負擔,吃吧。”
阿光和江濤都能想象得到兩個老人現在心裡肯定特別忐忑不安,這年頭,哪有無緣無故就有人對自己好啊?還不是有利可圖。
兩個老人肯定是想——他們身上已經榨不出利益,沒準別人是想從他們的外孫身上謀取利益呢?
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大家都理解。
所以,阿光和江濤就把時間和空間留給祖孫三個人,讓兩個老人好好問問外孫,也好讓他們心安,省得飯都吃不好。
果然,阿光和江濤一走,姥姥姥爺就開始問王蘊,為什麼這些人要幫他們?
王蘊就從宋時和宋瞳的事情開始說起。
宋時和宋瞳有很優秀的爸爸媽媽,還有一個開公司的舅舅,他們家不缺錢。
王蘊還說到榮伯伯,他還知道榮伯伯家裡原來也很困難,也是因為認識了宋時和宋瞳的爸爸媽媽和舅舅之後,日子越過越好。
聽到這裡,姥姥姥爺果然放心不少。
姥爺感慨地說:“看來是我們家小蘊遇到了好人。那兩個孩子心地善良,孩子的家長又有能力支援他們的善良,所以小蘊才會走這樣的好運。帶著我們也一起走好運了。”
姥姥又哭了,她說:“是不是我那個苦命的女兒在天上看到我們這麼苦,所以才讓咱們小蘊遇到好人了。”
後續,幾乎是阿光在幫忙跑腿,給姥爺聯絡醫生,繼續治療。
王蘊的親爹和後媽在報警之後,也被帶走調查。
這對公母之前就相互猜忌,被帶進警局之後,就開始了相互攀咬。
如此一來真相就很容易查出來。
當年,王蘊的媽媽查出來生病,其實並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後續治療跟上,是能治好的。
但是王蘊的爸爸覺得這是在浪費錢,同時也感嘆自己倒黴,娶了一個病秧子,連累了自己。
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認識了王蘊的後媽。
王蘊的後媽是那個年代第一批賣保險的人,她跟這個男人一拍即合。
他們牽扯出來的可能是國內保險行業非常早的一批騙保的案子。
靠著包括王蘊親媽在內的那些保險金,這對公母這些年過的日子都不錯,同時也成為了牢固的利益共同體。
這個案子影響很惡劣,再加上保險公司想要以此警戒那些想要騙保的人,還讓國家級別的媒體介入,關於這個案子進行了深入的報道。
如此一來,王蘊的姥姥姥爺也按照阿光他們給的建議,趁機跟有些方面的人提要求,讓他們把戶口遷到竹城,成為王蘊的監護人。
至此,祖孫三代就可以在竹城生活下來,王蘊的學業也沒有受到影響,從此以後就可以正常地上競賽班。
學校裡很多人也都知道了王蘊的遭遇,孩子們的三觀還是很正的,並沒有因為王蘊有一個黑心肝的父親而排擠他。
相反,孩子們都很同情他。
平時家裡做好吃的,還會給王蘊帶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