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柳城的時候,和身邊的人相比,可能還顯得比較突出。
到了京城之後,老徐終於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身邊的每個人都很優秀。
他的文化程度也確確實實成了一個非常大的短板。
如果不是有周參謀在旁邊指點,他可能很多工作都幹不好。
如此一來,老徐就很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像媳婦那樣拼命學習。
有好幾次路過軍校的時候,老徐都情不自禁地站在門口多看幾眼。
徐大剛看在眼裡,也明白了父親的執念。
父親沒有完成的夢想,他可以替父親實現。
當然了,徐大剛自己也有這方面的意向。
以前,他也覺得像媽媽這樣做生意挺好的,有錢了之後,方方面面都很便利,時間寬裕的時候還能到處去玩。
可是後來他覺得,人生不僅僅是吃喝玩樂,也有責任。
他曾經聽周叔叔跟上級領導打電話,提到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和國外的差別,他當時就萌生了一個想法:他要成為改變這一現狀的一員。
改革開放騰飛的年代,他這樣的理想在很多人眼裡看起來很可笑,但每個年代應該都需要這種可笑的人吧。
這是徐大剛後來在高考作文上寫的話。
可能也是因為這段話,徐大剛的語文高考成績比平時模擬考最高的分數高了整整10分。
七月底,高考分數公佈的當天,程大姐緊張得不行。
老徐也很緊張,不過他能穩得住。
“要不這樣吧,我跟大剛去學校看分數,月月你在家裡陪媽媽。”
程大姐深呼吸,站起來,說:“不行不行,我可不能在家裡待著。在家裡待著簡直要度秒如年,咱們都去,一起去。”
本來打算是騎兩輛腳踏車,老徐騎車帶著媳婦,大剛騎車帶著妹妹。
但是老徐扶著腳踏車的手都在發抖。
再看兒子這個當事人,倒是比所有人都淡定。
程大姐說:“算了,也別騎車了,直接打車吧。”
徐大剛小聲地跟妹妹說:“我怎麼現在才發現,媽媽的心理素質其實也不算太好。”
徐詩月說:“因為你是親兒子呀。”
徐大剛:“……”
到了學校之後,才發現學校里人山人海,家長和孩子都來了。
徐大剛說:“爸媽,裡面人太多,你們就不要往裡擠了。我自己去看,看完之後,後來告訴你們。”
“好好,你趕緊去。”
兒子鑽進人群裡,十幾分鍾之後都沒出來。
程大姐有些焦慮,她對女兒說:“月月,你哥不會是看完成績之後發現自己考得不理想,不知道怎麼面對我們,躲到哪裡去了吧?”
徐詩月說:“不會的媽媽,我哥現在挺懂事兒的,絕對不會這樣。再說了,考不好也沒關係,不是還可以復讀嗎?”
老徐嘆氣說:“復讀的話就不能考軍校了。”
程大姐瞪他,“孩子又不是隻能考軍校才能有未來。你不要老是給孩子施加壓力,萬一孩子真的沒考好,回來看到你唉聲嘆氣的樣子,他心裡不是更難受?”
正說著,徐詩月看到了哥哥的同班同學,她立刻招手問:“師兄,你有看到我哥嗎?”
“看到了,他被老師叫過去了。”
“啊?為什麼呀?是不是沒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