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吳曉冰終於從“我也是有家人”的興奮中冷卻下來,跟阿光一起去了一趟火車站辦理託運。
竹城也算是位於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這裡買東西幾乎不要票,全國最流行的東西,幾乎都是從這裡最開始流行起來。
來竹城後第一次回京,阿光和吳曉冰都給跟自己要好的同學、老鄉、朋友帶了一點禮物。
電子錶、鞋子、褲子……
阿光還受一個老鄉的請求,帶了一臺國產彩電回去給老鄉。
或許是當下的經濟環境,讓每個圈子裡幾乎都有一個商業頭腦比較活絡的人。
阿光和吳曉冰再回到竹城之後,都接到京城這邊的電話,希望他們能夠幫忙在竹城這邊進一些貨,比如電子錶、鞋子、自動鉛筆、多功能筆盒之類的暢銷的產品。
他們負責幫忙進貨並且託運到京城,那邊給他們錢。
因為時間也寬裕,並且也不算啥費腦子的事,阿光和吳曉冰這大半年一直都在幫忙進貨。
答應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們還覺得蒼蠅小也是肉,沒想到大半年下來,賺的錢也不少。
辦理好託運之後,吳曉冰拍了拍手,環顧四周,說:“我好像越來越喜歡竹城了。”
阿光說:“女人真是善變的動物。
上一次來火車站,你還唸叨著說,這是你見過的最亂的火車站。”
吳曉冰說:“因為人多,而且來這裡的都是五湖四海的人,亂不是很正常嗎?”
阿光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說:“你上次可不是這樣說的!還有,你說這裡的空氣潮溼悶熱,夏天汗都發不出來,衣服放在太陽底下都晾不幹。特別糟糕。”
吳曉冰說:“室內有空調,這些都不是問題。”
阿光說:“你的意思是以後不回京城了,就在竹城安家唄。”
吳曉冰說:“葉老師在哪裡,我就在哪裡。畢竟是家人嘛。”
阿光:“我真是自不量力,居然試圖跟一個寫小說的人辯論。對了,上次我同學還問你呢,你最新的小說什麼時候出版呀?”
吳曉冰說:“等葉老師有空的時候幫我再看一遍,沒什麼問題就可以交給出版社了。”
回去後,阿光馬上就投入到廚房的工作中。
貨一寄出去,就等於又有一筆進賬,人的心情好,就忍不住想做大餐。
阿光還讓榮叔不著急下班回家,幫他在廚房裡做點小活。
榮叔心裡卻門清,阿光與其說是留他幫忙,其實是想等把飯菜做好,給他打包一份回家,給還有不到4個月就參加高考的兒子。
一開始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榮叔還不好意思,最後還是葉老師跟他說:“榮叔,這麼多菜我們也吃不完,大家都是剛吃飽飯沒幾年的人,怎麼能浪費糧食呢?你就帶回去吧,這是給孩子吃的。大人可以少吃幾口,高三生可不行。”
榮叔知道葉老師是在幫襯他們家,也知道這兩套房子裡住著的都是好人,就沒再推辭。
等以後孩子考上大學,他們一家有了更大的能耐,再好好地回報這些幫助過他們的人吧。
阿光給榮叔裝滿了四個飯盒,宋時和宋瞳送榮叔出門。
“榮伯伯,明天你還來教我們種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