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姨把段從安離婚後遇到良人、事業蒸蒸日上的例子告訴了這個可憐的女人。
當然,翠姨沒有說段從安的名字,只是說自己身邊有這麼一個人,畢竟現在的段從安說是家喻戶曉的人也不為過。
那女人聽到這個例子之後,果然燃起了希望。
她說:“也是!我都已經走出來了,從村裡走到縣裡,又從縣裡走到市裡,後來到了省裡,現在又來了京城,還回那個村子幹嘛!
當初他們也不看好我,後來要不是我賺到錢,他們只會嘲笑我。
沒準現在也在嘲笑我,守不住男人的心。”
看到她一副下定決心的樣子,翠姨也感到很欣慰。
回家的時候,翠姨跟葉舟和吳曉冰唸叨起這個女人的事情,最後,翠姨還有些感慨地說:“以前都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門親,現在我怎麼覺得我毀掉一門親,感覺還挺快樂的。我是不是不善良了。”
吳曉冰說:“當然不是!恰恰相反,是翠姨你太善良了。
現在很多人都不樂意管別人家的閒事,特別是夫妻之間的事情。
我之前就看到過,兩口子在大街上吵架,男人還動手了。
有熱心人上前幫忙,罵那個男人不是東西,說他是個打女人的孬種。
結果呢,剛才被男人扇了好幾個巴掌的女人,聽到別人罵她男人,立刻爬起來,罵別人多管閒事。”
葉舟也說:“曉冰說得對,翠姨,您可千萬不要有心理負擔。”
小劉總這時候進來了,很少有八卦心理的他,大概是因為感覺涉及到翠姨,就多問了一句:“發生了什麼事情?”
翠姨似乎會也很樂意把小劉總和周朗這類看著不太沾染人間煙火氣息的人,拉到世俗的人世間,所以平時只要有機會,翠姨就喜歡跟他們嘮叨一些家長裡短。
周朗的反應一般都是微微挑眉,但是並沒有過多的牴觸,他自有一套自己左耳進右耳出的能力。
小劉總則是很直白地拒絕聽這些浪費他時間的事情,他往往會找個藉口逃脫。
但是今天,翠姨開口之後就不讓他走了,把他人按在椅子上,開始嘮嘮叨叨。
說完之後,她就對小劉總提問:“劉煊,你覺得我慫恿這個女人離婚分家產,是不是挺壞的?”
小劉總說:“翠姨,你這是在向三歲小孩提問嗎?不過,你說那個男人是做麵粉生意的?”
正在跟吳曉冰核對送年禮的名單的葉舟往這邊看過來,反問小劉總說:“你不會正好認識一個做麵粉生意的商人吧?”
小劉總說:“不是我認識,是竹城那邊的人認識。”
世界確實很小,在京城遇到的人居然和竹城那邊的人有關係。
之前在機場遇到的那個建設局的人,小劉總直接不給對方面子,葉舟就猜測到小劉總抓住了對方的小辮子。
當時葉舟還好奇地追問是什麼樣的小辮子,小劉總覺得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沒必要說出來汙染了自己妹妹的耳朵,所以選擇了閉口不談。
現在既然已經提到了一個關鍵的人物,他就沒有什麼好瞞著的了。
原來,建設局那位收受了這個麵粉商的錢,整個過程都被蔣波給拍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