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小老婆生兒子的人,當初也是個有情有義的人。
他正兒八經的媳婦,其實是已故戰友的妹妹。
當初,就是他去媳婦家報喪,然後幫忙照顧戰友的妹妹。
照顧著,就照顧出了感情。
他一退伍,就結婚了。
剛開始,日子也過得艱難。
改革開放之後,某一天,盧星海和另外兩個戰友帶著好幾包東西,風塵僕僕地來了。
盧星海教他們怎麼擺攤賣貨,怎麼賺錢。
那之後,盧星海就透過火車把貨送來,讓他們賣。
再後來,做這種小生意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有些人還有人撐腰,他們的小生意就不太好做了。
周朗就讓他們另闢蹊徑——既然都在做生意,肯定需要送貨的。
其他人都有些猶豫的時候,反而是那個人站出來,“老連長出的主意肯定不會錯!賣東西的利潤越來越薄,不如搞點以前沒有玩過的。”
運輸隊就這麼搞起來了。
還別說,這行業的需求還挺大。
幾年下來,錢也夠買車和壯大隊伍。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個人也算是運輸公司的元老和功臣,但是這幾年,他在思想方面有了些變化。
“他可能就是跟一些大老闆接觸得多了,就覺得賺錢應該要享受起來。
他經常說,沒有兒子,賺錢都沒有動力。
因為賺的錢,以後也是便宜了外姓人。
他媳婦一直覺得虧欠他,之前也躲到鄉下去生孩子,結果生了三個都是女娃。
懷第四個的時候,被計生幹部發現,她跑的過程中摔了一跤,幸虧送去醫院及時,命保住了,那個已經成型的男嬰沒保住。
而且她以後也不可能再生孩子了,所以看到男人出去找小老婆,她也沒意見,甚至還去幫忙照顧月子。”
眾人發現,嫂子聽完這些話,臉上竟然沒有太多的情緒。
再看老連長,也一樣。
“嫂子,你不覺得很那個嗎?畢竟其他人聽到,都會罵上幾句……”
葉舟說:“有什麼好罵的,我又不是普度眾生的菩薩,每個人都要去給人指一條路。
你們老連長不是已經指過了嗎,他非要走岔路,我還要充當聖母再去跟他說點什麼?
就算我很閒,非要去說,他也基本不可能聽進去,還會覺得我們鹹吃蘿蔔淡操心。
不過呢,人這一輩子很長,很多事情都還沒定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