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總說:“希望小學蓋起來了,但是吧,我感覺學校裡的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跟京城裡的孩子,差別真的很大。”
翠姨說:“這不廢話嗎!生活條件不一樣,面臨的壓力不一樣,臉上的笑容能一樣?”
老劉總說:“你說得對。但是看到我們蓋起來的學校裡的孩子們愁眉苦臉的,我這心裡也很難受。
想要解決問題,其實還是要讓他們的父母富裕起來。
要不然孩子們在學校裡讀書,感覺就像是虧欠父母的一樣。
有些懂事的女孩,覺得能幫家裡多撿幾個驢糞蛋子,都是好的。”
聽到這番話,翠姨眼神有些怪異地看著老劉總。
這個資本家,怎麼會這麼體恤民情了?
老劉總被看得有些莫名,“我臉上有什麼東西嗎?”
“所以你到底想說什麼?”翠姨跳過他的問題。
“我的意思是,要讓這些家長富裕起來,才能讓孩子們更加安心地在學校學習。”
翠姨說:“他們不是沒聽你的話種蘑菇嗎?”
老劉總說:“市場的份額有限,整個鎮上如果都種蘑菇,價格就會變得低廉,農民們真正賺到的錢就會少很多。我覺得應該發展多種經濟作物的種植,所以當初,才沒有讓管家他們執拗地去勸說村民們種蘑菇。”
翠姨明白了。
這個資本家的意思是,全鎮人都種蘑菇的話,價格可能上不去。
所以要多種經濟作物一起發展,這樣一來,蘑菇不賺錢的時候,其他也能賺錢。
資本家果然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籮筐裡。
他因為有煤礦賺錢,也不著急逼著農民一起發家致富。
故意讓農民看著他的人賺錢,眼紅。
然後,他再站出來說:“讓你們不聽我的話,錯過了賺錢的機會。以後,你們要是還不聽,就活該窮一輩子。”
氣氛烘托到這個份上,農民們肯定後悔得不行,恨不得穿越回幾個月前,把蘑菇種上,這會兒就能隔三差五吃頓肉了。
翠姨說:“那你的打算是?”
老劉總說:“想在當地搞一個農業經濟點,但是這方面得需要農學家的技術支援。你家葉老師的乾媽有這方面的人脈,你能不能幫我從中協調一下。”
翠姨說:“一會兒唐教授剛好要過來,你直接問她。”
唐教授春節是在南邊的實驗田裡度過的,一直到春天的尾巴過掉,她才從南邊回來。
據說收穫很大。
回來之後,唐教授就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其他的實驗田裡,來四合院這邊看孩子的時間都變少了。
今天一大早,帶孩子們出去玩之前,翠姨接到唐教授的電話,實驗田裡第一批瓜果收穫了,她今天正好有時間,一會兒中午的時候會送過來,在這邊吃頓飯。
話音剛落,唐教授果然來了。
後面跟著的是她那個助理。
助理一手提著一個籃子,裡面裝滿了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