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你們算過了,投入這麼一個數字是最理想的數字。
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
教授在紙上寫下了一個數字。
這個數字他們幾個人湊起來,確實可以拿得出來,但是也就意味著把大部分的存款都掏出來了。
真的要搞嗎?
他們真的只想投入3000塊錢而已啊!
老劉總說:“來都來了,就幹一場唄。再說了,你們又不是沒錢。這樣吧,投資的一半,我先墊付給你們,賺錢了之後還給我。”
他們所在的新港鎮,就擁有了蘑菇基地。
蘑菇房的建築面積超過了兩千平方米。
親兄弟還得明算賬,他們幾個人當然也得分開區域。
每個人負責自己的。
教授來指導,他們要麼親自上陣幹活,要麼僱傭村裡的勞動力。
老劉總決定回京城之前的一個星期,第一批蘑菇長成了。
京城這邊的唐教授幫忙牽線搭橋,有個南方沿海省份的老闆,正好在西北,他去看過了這批蘑菇,當即表示自己可以收購。
當然,這位老闆沒有全部收購,他只是先收購了一部分,先在市場上跑一跑,如果收益好的話,他才會繼續來新港鎮收購。
至少有了一個好的開端了。
可是蘑菇長得真的很快。
第一批收穫沒幾天,第二批又開始長成了。
這怎麼辦呢?
只能開啟零售的路線。
管家索性騎著自己新買的三輪車,帶著另外兩個人,一起去縣裡的菜市場賣蘑菇。
他們這次出門不僅帶了蘑菇,還帶了一個行動式的小鍋。
到了菜市場外面,做了一個蘑菇燒肉。
香味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
管家麻溜地跟大家介紹起蘑菇的吃法,歡迎試吃。
這個辦法還挺管用,三輪車拉去的蘑菇不到半天就賣完了。
第二天再去,三輪車還沒停好,就有人走過來,問他們是不是賣蘑菇的。
他們是從市裡來的,聽口音還是外地人。
交流下來才知道,這些人是從南方來的,是來做煤礦生意的。
來到這,牛羊肉雖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也膩。
蔬菜不是蘿蔔土豆就是大白菜。
昨天聽說,縣城裡有人賣蘑菇,老闆就讓下面的人開車來縣城買蘑菇。
周圍的人一聽,嚯,大老闆都要吃,他們也買點。
反正這玩意兒不算貴。
聽那個賣蘑菇的人說,這玩意兒還很有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