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的大傢伙,一定會越來越好。
現如今,周朗已經不需要再分出精力去看顧那些犧牲或者受傷的戰友和他們的家屬,盧星海楊有根他們幾個就能處理好。
周朗就一個主旨——幫助應該幫助的人,不幫懶漢,不幫三觀不正之人。
關於裝修,楊老爹和楊有根都很拎得清,他們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
他們現在要做的是開飯店前的準備工作,比如供應商環節。
菜好不好吃,廚師水平很關鍵,但是原材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唐教授牽線搭橋就幫忙把蔬菜的原材料問題解決了,她說:“現在北方最大的問題就是冬天吃不到綠葉菜,明年我們會嘗試一下之前葉舟之前說的溫室大棚,如果成功了,以後北方的冬天就不用天天蘿蔔白菜了。”
來京城後,葉舟突然意識到已經很多天沒吃過綠葉菜了,去地窖一看,不是蘿蔔土豆就是大白菜。
葉舟這才反應過來,現在交通不便利,大棚種植技術又還沒推廣,北方城市冬天想吃綠葉菜幾乎不可能。
葉舟問唐教授:“現在種植業沒有考慮過溫室種植嗎?”
唐教授說,像農科所和農業大學這種單位會有玻璃的溫室,專門用來搞科研和育種。
玻璃溫室的成本很高,不太可能大批次地投入。
葉舟隱約記得之前寫劇本的時候查過資料,大棚技術主要是塑膠薄膜,這種薄膜要選取吸熱好,能夠將日光輻射吸收並轉化為熱能,形成溫室效應。再人為地干預大棚內部的溼度、溫度以及通風效果。
於是,葉舟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唐教授說了。
唐教授又馬上找到樊教授,看他們化工方面能不能做出這樣的塑膠薄膜。
樊教授說,對於他們化工行業來說,這不是什麼很難的技術,只需要個把月的時間就能做出樣品,然後再稍微調整,量產的話,也很快能達成。
真正的結果出來的好時候,葉舟才發現科學家說話就是偏保守,一個月之後,樊教授的團隊就已經把成品做出來。
唐教授在春節後就馬上就把大棚搭起來,當然這裡面也有關教授發揮的作用。
大鵬的結構都是關教授搭的,然後外面蓋著樊教授送過來的薄膜。
唐教授種上了韭菜,這東西長得快,澆澆水,就能割一茬。
其實楊老爹的老家雖然從地理分界線上來算,屬於南方,但是冬天也會下雪。所以,他的老家冬天也很少能吃上綠葉菜。
所以,聽到葉舟和唐教授說明年冬天可能可以吃上綠葉菜,楊老爹很驚訝,“真的可以嗎?”
翠姨揚了揚手裡那把韭菜,說:“肯定可以,瞧這韭菜,綠油油的,看著就很有食慾。”
晚上,餐桌上最受歡迎的菜就是韭菜炒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