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很多人其實對美洲是否獨立也不怎麼關注,甚至不少人覺得反正他們天天鬧獨立,乾脆讓他們獨立算了,然後把他們全面封鎖,讓他們一夜回到上古時代,至於他們以後死活,關我們屁事……
甚至有一些激進的年輕人叫嚷著,把美洲叛徒從帝國開除出去,讓他們吃屎去吧!
當這種想法的人多了,再加上壓力一大,帝國本土方面也就逐漸開始動搖了堅定維持全球帝國的政策了。
承平二十八年,北美洲持續動亂四年多後,南美洲以及歐洲地區也是出現了動亂,罷工以及衝突頻繁發生。
帝國陸軍不得不再一次擴軍,增加在當地的駐軍,以維持局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這個時候,帝國內部對持續擴軍維持全球局勢,已經是相當不滿了,哪怕是軍方內部對現在這種局面非常的不滿。
畢竟鬧事的也是大唐人,而且也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叛軍,很多都是當地人,他們日常正常工作,有活動了就聯絡一二,拿著落後的步槍去偷襲,打幾個冷槍,打完把槍一藏就回家當良民去了,難不成你還真敢把當地人全給殺啊了!
這不打吧,那些武裝分子就搞各種襲擊,這讓軍方在過去四年裡極為被動。
軍方空有強大無比的武裝力量,但是卻找不到地方使勁,這每年還承擔各種傷亡……
軍方自己都不爽了,而文官系統就更不爽了。
這四年裡,為了應對南北美洲為主,歐洲為輔的各地動亂,帝國累計了支出軍費八十六億唐元!
並且軍方繼續申請三十億軍費,以維持駐防海外各地超過五百萬的龐大駐軍以及持續進行各種戰鬥。
偏偏這龐大的軍費支出卵用也沒有……
四年了,天天彈壓,但是也沒說正兒八經和那支叛軍打過仗,因為根本就沒有出現過正兒八經的大規模組織叛軍。
人家也不傻,知道正面打不過,所以根本就沒有組織起來打大規模戰爭的想法,海外各地的獨立派玩的就是三天兩頭打個冷槍。
軍費支出龐大不說,而且最近四年帝國經濟全面下行!
因為海外諸多領地持續動亂,海外各地固然是經濟遭到嚴重打擊,日子過的一塌糊塗,但是不管是歐洲還是美洲等地方,他們真不缺糧食,經濟再差也餓不死……
但是對進口農畜產品依賴性較大的本土就很難受了,四年來本土地區農畜產品全面漲價,通貨膨脹的同時工業產品又因為失去市場而賣不出去而導致失業率連年上漲、
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海外各地固然是大殺器,但是對本土自身其實也是一道大殺器!
都說美洲等海外各地,離不開本土這個大市場,但是本土這個大市場也離不開美洲等海外領地的資源供應以及工業產品市場啊。
龐大的軍費支出,再加上經濟的全面下滑,徹底壓下大唐帝國金陵方面全球派的主張,輿論開始倒向帝國派。
何謂全球派?就是堅定維護大唐帝國全球化,維持千年帝國榮耀的,這些人以前是主流,但是現在嘛,被人指責為老頑固,死要面子活受罪!
而帝國派,那就是大唐人是大唐人,大唐帝國是大唐帝國,雖然全球都是大唐人,但是全球大唐人並不是一家人!
那就是既然海外領地的大唐人不想和本土大唐人一起過日子了,那麼就讓他們獨立滾蛋。
以後帝國是帝國,藩國是藩國,也別指望帝國把藩國當成一家人看,以後該是全面技術封鎖就全面技術封鎖,該剝削壓榨就剝削壓榨。
不服就打,打完也不佔領,摧毀了就拍拍屁股走人,回頭繼續剝削壓榨!
對於帝國本土的主流民意的變化,哪怕是帝國皇帝李宏弨也是深感無奈!
現在的局勢已經是全面脫離了他這個皇帝,甚至是整個帝國高層的掌控!
哪怕是現在他有決心殺二十五藩王也無法改變什麼了。
只要他一聲令下,他提前十幾年佈局的翰統就能夠把二十五藩王一股腦全部殺了,一個都不會剩下。
但是各地藩王只是各地利益的一個代言人而已,沒有了藩王還會有其他人冒出來,這是海外領地民眾和本土民眾的根本利益矛盾,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
各地藩王在這一次事件裡,其實也只能順水推舟,甚至是被迫推動獨立,要不然當地民眾就得先把他們藩王給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