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本土化的問題,眾所周知,大唐人是不喜歡和土著們混居在一起的,這要是殺進歐洲了,推翻韃靼人或其他當地的貴族很容易,但是怎麼處理數以千萬計的當地土著?
接納他們,讓他們成為帝國的一份子?
敢說這話的大臣,估計立馬就會被憤怒的大唐民眾扔石頭砸死!
不接納的話,又不能採取極端手段,那麼可行辦法就不多了,最近幾年帝國倒是找到了一個可行的辦法,那就是把他們一股腦移民到非洲去……
但是說實話,這樣成本大,麻煩也多。
把幾個小國,幾十百來萬人遷移過去還行,但是幾千萬人,別做夢了,有錢也不能這麼糟蹋啊。
這些問題,才是限制大唐遲遲沒有殺入歐洲的緣故。
只能是不斷的採取迂迴策略,比如支援韃靼人西進,等韃靼人西進後,從韃靼人手裡接受空無一人的大片東歐領土。
對此,陳立夫在摺子上也是說了,這個辦法是當今局勢下,卓越有效的辦法,如果帝國能夠加大對韃靼人的扶持力度,讓韃靼人加速西進的話,那麼短時間內,帝國就能夠獲得大量的歐洲無人領土,以養活更多的帝國子民。
同時,不僅僅是在歐洲要這麼做,也可以在印度以及西亞等地區也這麼做。
比如說奧斯曼王國那邊,同樣可以讓韃靼人南下,或者說支援波斯人,又或者是奧斯曼內部的帕夏,讓他們去打仗,用以無人領土向帝國交換軍需物資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印度那邊也是,現在的幾百個王國部落混戰,看似熱鬧,場面不小,但是折騰來折騰去,這都十幾年過去了,印度半島還是那鳥樣,所以有必要加速印度那邊的本土化程序。
陳立夫在這個摺子上,支援的策略是以己方的有限度軍事打擊,扶持部分土著,以武器交換無人領土。
為此,陳立夫很樂觀的估計,在三年內,帝國就能夠初步完成大部分歐洲地區的本土化工作,其他的印度和西亞地區進展也應該會同樣迅速。
同時在這一時期裡,大規模修築東歐鐵路,西亞鐵路,印度鐵路等,把鐵路線把上述地區連線起來,以支援後續的移民。
採取逐步推進移民,鞏固戰果的方式,最終完成除了中部非洲以外的本土化工作。
看完陳立夫的摺子後,林子然並沒有第一時間給予回覆,而是採取了留中不發。
這意味著,陳立夫的這個摺子已經是初步打動了林子然。
於是乎,緊接著陳立夫又上了第二個摺子,這一次摺子則是在工商經濟,尤其是食物指數,民眾幸福等領域繼續鼓吹全球本土化。
從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再一次申明瞭全球本土化的必要性!
陳立夫說的這些,李軒也知道,甚至他自己也有所贊同,要不然也不會留中不發了。
統一全球這個事吧,李軒早就確定下來了,只不過不同時期推動的政策不一樣而已,但是最終目的卻是始終都沒有變化過。
而現在,帝國是時候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