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不希望看到這種狀況的,也就是海外的藩王們了!
不過暫時來說,帝國海外的藩王們還是很老實的,他們頂多在各方面搞一搞小動作,提前做一些準備,但是依舊沒膽子敢明目張膽的反對全球經濟一體化。
甚至有一些藩王在這個過程裡,都是能夠獲得利益的。
比如說有一些地方的藩王,他的領地裡沒啥工業資源,有的只是大片的良田。
哪怕是放開工業限制,也很難發展出來什麼像樣的工業。
他能夠依靠的就是大量的良田了,所以這些地方的藩王對帝國的全球經濟一體化雖然有些膈應,但還是會接受,甚至是主動融入其中。
這也是帝國全球經濟一體化裡一個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那就是分化海外藩王的利益。
不是每個藩王都擁有一片工業潛力十足的封地的,真正有這種潛力的其實很少,而大部分都是集中在美洲北部地區,尤其是五湖省一帶。
那地方各種礦產資源太豐富,運輸條件又良好,哪怕是放眼全球,這種地方都是非常適合用來發展各種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的。
而對這種地方,帝國高層採取的措施也是非常具有針對性,首先是派遣手腕強悍並且靈活的官員擔任巡撫,能夠擔任五湖省類似這樣海外省份巡撫的官員,那都是帝國高層精挑細選出來的幹臣。
一個個手腕厲害著呢!
畢竟他們需要壓住藩王,分化當地權貴利益,穩住中低層民眾,尤其是加強中低層民眾對帝國的整體向心力,避免分裂傾向。
原五湖省巡撫馮新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任職五湖省巡撫五年時間裡,讓五湖省這個整個美洲地區裡,工業潛力最大,同時對本土也是最不滿,而且這地方的藩王可是六皇子鄭王,影響力巨大。
然即便如此,他還是把這個原本分裂傾向最嚴重的海外省牢牢掌控在帝國掌控之下。
在政治上,他採取的手段極為強悍,哪怕是面對鄭王那也是敢直接衝上去,任職五年光是彈劾鄭王的摺子就是有五十多封,其中不少還取得了卓越有效的成果。
四十二年的時候,馮新原蒐集了一大堆證據,把鄭王給參了,說他私藏武器,拉攏王府衛隊將領,意圖謀逆。
把鄭王給坑的夠慘的,他費盡心思安插進王府衛隊的心腹軍官,被一股腦給趕出來。
最後聖天子親自下旨把他給禁足了一年!
看似禁足,但實際上這是非常嚴重的警告了,逼得鄭王上書請求回京盡孝!
以大唐帝國如今的政治生態,藩王回京可不是啥好事,早十幾二十年前的時候,藩王們巴不得回京,但是現在吧,其實沒幾個願意或者說有膽子有京的……
都怕回了京師再也無法出來了,這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削藩!
鄭王上書請求回京盡孝,其實就是以退為進,說什麼願意主動放棄封地之類的話……
當然了,李軒也沒真打算真的把他給撤藩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