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公司提議這種貨箱最好是能夠直接吊裝到火車平板上。
只不過這種涉及到的不僅僅是航運公司以及鐵路方面的事,更是涉及到了造船業,乃至整個運輸體系的事。
所以很快這事就是被交通部、工商部等多部門注意,最後呈到了御前!
聖天子李軒看到這報告後,沒有太大驚訝,反而是有所感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東西不用自己去推動,自己就自然的冒出來了。
多部門提交的標準貨箱,這和後世的集裝箱是同一個概念,都是為了提高運輸效率。
雖然早些年的時候,大唐的運輸行業,尤其是鐵路運輸行業就已經是開始採用貨箱運輸了,但是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
現在,運輸行業已經是認識到了貨物運輸當中的貨箱統一標準的重要性,這才是如此正式的提出來貨箱標準統一化。
對於這種事,李軒自然是不會否決的,很快就是批准了貨箱標準化措施。
雖然目前這個措施剛批准,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推動,但是估計不用多久,大唐的鐵路,馬車,汽車,輪船上就能夠看到統一標準的貨箱了。
如今的紅海埃及鐵路這邊,他們已經是提前採用了統一標準的貨箱,以加快中轉運輸的效率。
這一次波及亞歐,多個地區的大規模戰爭爆發,對大唐武器貿易公司為代表的大唐交通運輸行業也是形成了一定的挑戰。
每一天都需要把大量的物資發放海外各地,這累計起來可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數字。
而這些物資都是需要火車,輪船運輸的。
大唐的船隻雖然多,但實際上大部分船隻都是屬於內河近海船隻,跑的都是本土近海、內河航線,又或者是美洲等地的內河近海航線。
真正的遠洋貨輪,其比例還是比較小的,而這些遠洋貨輪之前大部分也都是執行本土到美洲之間的航線的。
其他地方的話,雖然也有遠洋貨輪去,但是總體比例是比較少的。
如今本土和美洲之間的海上聯絡,才是最密切的。
帝國的遠洋豪華客輪、大型遠洋貨輪,超過半數都是跑本土美洲航線的。
現在歐洲,西亞等地區多出來了這麼多的運力需求,對帝國的遠洋運輸體系也是形成了不小的壓力。
但是,即便如此,帝國內部的各大航運公司也是沒有說貿然進行大規模的擴產!
這造船是需要時間的,遠洋貨輪的建造週期是很長的,說不準船造出來之後,戰爭都結束了呢。
其次呢,他們也是知道,三大武器公司以及其他部分軍需產品外貿生產商,並沒有大規模擴產的計劃,而是抱著做長線生意的打算。
因此,儘管目前運力有所緊張,但是各大航運公司還是很默契的透過其他一些辦法來提高短期的運力,同時適當的訂購一些遠洋貨輪,滿足預期的長期增長,不過卻沒有傻乎乎的直接下一大批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