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軍作為大唐帝國裡的三支正規武裝之一,其地位是相當特殊的。
大唐的軍事力量裡,陸軍當仁不讓是體量最大的,如今總兵力超過兩百萬人,全球各地都有駐軍,在部分地區,尤其是印度地區,三天兩頭和土著開片。
海軍呢,擁有的各型別一線作戰船隻五百多艘,其中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十多艘,護衛艦以及巡洋艦這兩級主力遠洋作戰船隻超過達到一百五十多艘,剩下的都是近海巡邏艦、內河炮艦。
此外海軍還擁有一百多艘各型別的輔助船隻,主要是各型別的補給艦,運輸艦。
基本上地球上每一片海域,每一條中大規模的河流,湖泊都能看見大唐海軍活躍的身影,大多時候大唐帝國的外交活動,都是有著大唐海軍戰艦的身影,甚至為此創造出來了一個非常典型的詞彙:炮艦外交!
相對於規模龐大的陸軍和海軍,近衛軍的體量非常小,近衛軍的總兵力滿打滿算也才八萬人左右。
下設了四個近衛師,一個近衛騎兵師,兩個重炮旅,一個舟橋團,一個工程團,一個近衛軍艦隊。
但是體量小不意味著裝備差或者戰鬥力差。
說戰鬥力的話,近衛軍可是一直都是保持著輪換政策,從統一戰爭時期開始,近衛軍就已經是開始派遣部隊去前線參戰了,後來的幾次大規模對外戰爭也都是有參與,如今的話,近衛軍實際上也是長期保持著有一個師的兵力駐防海外,而且去的都是作戰任務比較多的印度地區。
基本上,每一個近衛軍的將士在退役的時候,他都經歷過海外部署,至於有沒有經過真正的戰鬥,那可就難說了,畢竟打仗這玩意也得看運氣,有時候一個任務部署期下來也沒經歷過一次戰鬥也是有可能的。
戰鬥經驗,近衛軍可是不缺的,甚至比陸軍還要更豐富呢。
而裝備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近衛軍的裝備水平冠絕全軍,很多武器都是近衛軍第一個裝備的。
步槍上,他們的李福二型步槍在各方面的效能全面超越聯合二型步槍。
迫擊炮上,他們直接裝備到連,每一個步兵連都裝備了至少一門的六十毫米迫擊炮,營團級別還會裝備八十毫米的迫擊炮,師部還會直轄一個一百二十毫米的迫擊炮營。
重機槍上,近衛軍是最早裝備,也是裝備密度最大的,雖然目前只是暫時一個師裝備二十四挺,但是近衛軍已經有了規劃,等產能上來了,技術骨幹訓練出來了,那麼這個重機槍的裝備直接下方到步兵營,到時候一個師的總裝備數量直接破百。
火炮上,近衛軍的師屬炮兵團也和陸軍不太一樣,陸軍的師屬炮兵團,是下設三個炮兵營,裝備三十六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以及十八門七十五毫米榴彈炮,又或者是裝備十八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以及三十六門七十五毫米榴彈炮,這兩種不同的師屬炮兵配置,以部隊部署的地區不同而不同。
通常來說,海外以及本土山地地區部署的的陸軍部隊炮兵部隊,都是後者。
在本土普通地形部署的部隊則是前者。
但是近衛軍的師屬炮兵團不一樣,他們的炮兵營是四個營,每個營十六門火炮,裝備的火炮是三十二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和十六門的一百毫米野戰榴彈炮以及十六門一百五十毫米輕型榴彈炮。
就這,近衛軍還不滿意,他們對現有的第一代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不太滿意,正準備著換裝新型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射程更遠。
這樣的近衛軍師屬炮兵團,足足擁有六十四門火炮,能夠形成多層次的火力打擊,其中的新型一百毫米野戰榴彈炮,最大射程超過一萬米,有效射程達到了八千五百米呢。
此外,近衛軍還擁有兩個獨立炮兵旅,裝備的可都是清一色的重炮,包括一百二十毫米加農炮,一百五十毫米加農炮、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而且裝備數量極多。
此外還擁有一大批其他先進裝備,比如已經配屬到團一級的無線電報機,炮兵較射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