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新南州的小麥大豐收,當地很多農民都擔心小麥價格會暴跌,但是大唐糧食總公司美洲公司依舊敞開了收購,價格依舊和去年持平。
這種事,在大唐各地經常發生,甭管是豐收了還是歉收了,大唐糧食總公司總是會站在最前面。
豐收了就敞開了收購。
歉收了就敞開了出售。
當時的糧食價格絕對不會因為豐收而暴跌,歉收而暴漲,永遠都是維持在一個正常的合理水平。
當然了,大唐糧食總公司這麼幹,其實也不會虧本,哪怕是部分虧本了,但是大部分也不會虧本,少數還有得賺。
比如美洲這邊的糧食,他們收購後一般都是直接透過萬噸貨輪運回本土去了。
這運回本土去後,因為兩地的糧食價格差距有些大,哪怕是加上運費,大唐糧食總公司也不會虧損,往往還會小賺一筆。
好吧,其實對於動不動就得投入數十萬資金,折騰大半年只賺了幾千唐元的商業活動,如果是對於純粹的商業行為而言是虧大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是大唐糧食總公司它就不是商業公司啊,這公司可是正兒八經的行政機構……
能穩住糧價,同時不虧損,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成功了。
有大唐糧食總公司在,大唐的農民們,基本不用擔心種出來的糧食沒人要。
以前呢,是有心無力,種不了那麼多,同時交通比較困難,尤其是河運不通的地方,依靠馬車運輸成本高昂無比。
但是現在,美洲鐵路計劃也是開始施行了,除了美洲大鐵路這條大動脈外,還預計會在東部沿海的部分人口密集的地區建設部分支線鐵路。
反正這些地方都是平原,修鐵路方便的很。
鐵路有了,再加上原來的運河運輸體系,這就讓運輸成本降低下來了不少。
放開鐵路限制,放開農業機械裝置的限制,僅僅是這兩項,就已經是足以拉攏美洲移民的心。
普通人是不會關注這麼多的,他們只關注自己的利益,而對於絕大部分美洲人口而言,他們的利益就是農業利益。
只要讓他們的農產品賣得出去,賣得出去高價,那麼他們就會支援金陵方面。
反之,他們就會跟在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後頭吶喊什麼美洲本土化之類的。
穩住海外移民裡的農民群體,並大量進口海外農產品,這是經濟發展計劃裡的一大核心政策。
因為這也是經濟一體化裡的核心目標,那就是把海外領地的絕大部分農民群體,和帝國本土繫結起來。
海外領地那麼多的糧食產量,他們自己可消化不了,只能是供應本土市場的。
一旦失去了本土市場,海外領地的農場主經濟體系分分鐘就得崩潰。
而這,也就是經濟一體化的本質了。
讓他們從此以來離不開本土!
不會從感情上的,而是從利益上!
如果說農業是穩住了海外領地的基本盤,那麼後續的礦產開發、商貿以及其他諸多行業的放開限制,那就是用來穩住海外領地計程車紳群體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