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一系列的條約後,大唐帝國正式獲得了整個埃及地區以及西亞半島,同時還包括了了波斯灣北部沿岸的巴士拉地區。
並且這並不是以租借的方式,也不是以戰爭等手段逼對方割讓土地的方式。
而是以非常公平公正的交易方式。
為了獲得這些土地,大唐帝國可是支付了兩百三十萬唐元,同時提供大量船隻免費幫奧斯曼帝國運輸撤退人員,又提供一定數量的教官幫穆拉德三世訓練他的王師衛隊,並給出了承諾,繼續支援穆拉德三世為奧斯曼帝國的君主。
好吧,兩百三十萬唐元的數字的確少了點,如果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購買到這麼龐大的數字。
但是你要知道,大唐帝國購買一大片的非洲殖民地以及美洲殖民地,也就只花了幾百萬唐元而已。
花費如此低廉的價格就能夠獲得這麼龐大的土地,這對於大唐帝國而言划算的很。
畢竟對於龐大的大唐帝國而言,區區幾百萬並不算什麼,隨便發動一場小規模的戰爭花費都不止這麼一點。
這也是為什麼帝國上層一直都是不太願意搞什麼第三次西征的原因。
隨便花個幾百萬唐元就能夠獲得大片的領土,幹嘛要花幾個億打一仗獲得領土啊,直接花錢買不行嗎?
還別說,如果韃靼人願意出讓大片東歐地區的土地的話,大唐帝國還真有可能直接買下來。
而對於聖天子李軒而言,這些都無所謂了。
第三次西征遲早是要打的,其他地方也要拿下來的。
而秉承著先易後難,花最少的資源辦最大的事的原則,現在直接搞一場第三次西征不太划算,還是先把其他地方先拿下來再說。
而北非和西亞地區就是李想要的。
一方面是為了蘇伊士運河,而另外一方面嘛,自然是為了石油。
儘管大唐目前在東亞本土地區沒啥容易開採的油田,但是在巴庫卻是擁有一個巨大的油田,同時南洋地區也是擁有一個巨大的油田。
僅僅是這兩個地區的油田,其實就已經能夠滿足目前帝國的石油消耗了。
畢竟大唐帝國目前的石油消耗,主要是煤油以及少量的工業潤滑油。
在內燃機大規模普及,石油工化普及之前,太多油田也沒啥卵用。
大唐帝國早幾年就已經是在北美洲的部分地區,尤其是環墨西哥灣的三河洲地區發現了石油的蹤跡,但是帝國上層卻是一直都不批准北美洲的本土化,更別說開發北美洲的石油了。
從這也是可以看得出來,其實目前大唐帝國並不缺乏石油資源。
但是,這只是現在!
李軒很清楚西亞和北非地區擁有大片的石油資源,要不然也不會讓手底下的人在西亞和北非地區折騰,最後把這一片地方全部買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