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些航運公司知道了肇慶機械公司這邊有了一款馬力不錯,功耗又低的蒸汽機後,直接就跑過來了紛紛下單了。
不用多久,肇慶機械公司就是接到了足足上百套訂單!
這可是艦載蒸汽機啊,用於數千噸乃至萬噸船隻的艦載蒸汽機,每一套都是價格昂貴無比的,這一下子就是上百套的訂單。
都直接把肇慶機械公司的人給砸暈了,然後一個個就是開始愁眉苦臉了。
因為訂單太多,產能太小,這種感覺,很讓人難受。
肇慶機械公司,各種船舶的發展,也只是當代大唐工業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用很多資料都可以說明大唐的工商業發展的有多快,但是用造船業的發展來說明更有說服力。
宣平三十八年,預計新下水的船舶噸位將會達到七十萬噸。
這可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這個數字比目前歐洲地區所有國家的保有船舶噸位還要更加的龐大。
而這,僅僅是大唐一年新下水的船隻噸位而已。
造船業的發展,代表著工商業的高速發展,對航運的龐大需求。
同時造船業的發展,也代表著國內的鋼鐵以及其他行業發展的很好,能夠支撐的起來如此龐大的船隻生產,如果沒有足夠的的鋼鐵產量,可沒辦法造這麼多的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這樣的高速發展也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商部那邊就已經是開始針對帝國內的工商業發展進行了預估,哪怕是工商業依舊保持著高速發展,但是從明年開始,船舶新增的需求速度將會減緩。
這個增長速度放緩,並不是說航運不賣船,或者買的比往年少了,而是說增長幅度沒有以往大了。前年他們購買十萬噸,今年他們購買了二十萬噸,新增了十萬噸。
但是明年他們購買的只有二十五萬噸,新增的只有五萬噸。
這並不是經濟不好了,實際上帝國的工商業依舊在處於高速發展當中,而是之前造的船太多,保有量本來就非常巨大了,而經濟的發展也不可能無限制的一年比一年快,甚至連維持往年的高增長速度都是比較難的。
到時候,儘管每年依舊得生產很多新船隻,不過想要大幅度增長就很難了,到時候不管是造船業還是鋼鐵行業又或者是其他相關聯的行業,要想繼續擴大規模發展的話,就只能是搶別人的訂單了。
屆時,帝國的造船業、鋼鐵行業乃至其他不少行業,都將會停止野蠻生長,從而出現激烈的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
換句話說,躺著賺錢的日子要結束了。
只是人們大多還不知道而已,而這也是大唐帝國未雨綢繆,開始調控鋼鐵行業的原因,要是放任不管,任憑這些鋼鐵企業一個接著一個上馬鍊鋼廠的話,以後出現產能過剩都是大機率的事。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