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軍動手,隨便拉幾艘護衛艦,保障後後勤供應以及維護,能從太平洋打到大西洋,環繞地球一圈,把所有能看見的土著風帆船隻都打沉。
所以更多時候,人們關注海軍並不是關注海軍對土著艦隊有多少優勢,而是單純的關注海軍的大噸位船隻給他們自己帶來的震撼而已。
那種站在碼頭上看見上萬噸的龐然大物所帶來的震撼感覺,遠遠比什麼技術細節更震撼人心。
然而搞個幾千噸的巡洋艦,現在民眾都懶得看一眼。
但是,還是那句話,兩萬噸新型戰列艦繼續難產中。
幾萬噸的戰列艦暫時搞不了,萬把噸的舊式戰列艦,聖天子不太支援,海軍倒是想要更多,但是奈何聖天子不給更多的造艦經費,而海軍現有的經費也不夠用,只能是擠牙膏似的每年擠一點出來。
由此海軍這幾年一共也就先後下了幾艘戰列艦的訂單而已,基本保持著一艘戰列艦建造技術才開工新的,但是戰列艦的建造工期長啊,一艘得三四年呢,這也意味著,海軍得三四年才下水一艘戰列艦。
這麼搞,其實最大的目的還不是維持海軍戰列艦的規模,而是為了維持相關廠家的研發和生產能力。
畢竟有了訂單他們才會繼續研發,生產,如果沒有訂單了,也沒人搞戰列艦相關的諸多技術了。
如果沒人搞了,那麼以後想要重新撿起來可就麻煩了,更多的成本,更長的時間不說,而且最重要的是,海軍在有需要的時候也無法立即下單建造,還得需要重頭設計研發。
這才是幾乎整個帝國都知道,海軍的戰列艦就是個大號玩具,不僅僅是海軍的玩具,還是民眾看熱鬧的玩具,還繼續撥款維持戰列艦的研發和建造的原因。
至於戰列艦的實際作用,對於目前的帝國對外戰爭裡,基本沒啥卵用。
因為海軍根本就用不上這些戰列艦,一票的護衛艦和巡洋艦足以讓帝國掌控全球海域,甚至僅僅是這些巡洋艦和護衛艦,其實都嚴重火力過剩。
非要說有作用,那估計也是用來防備未來的海外領地等各種內部叛亂了。
但是這種事,至少在聖天子還活著的時候不可能看見。
聖天子的威望太高,高到讓任何一個野心家都不敢生出絲毫叛亂之心的程度。
海軍自己也知道戰列艦沒啥實際作用,然而對海軍來說,戰列艦的意義不在於實戰,而在於提高海軍在帝國內部的影響力。
尤其是在民間的影響力。
說白了就是個面子問題!
所以海軍才會一直堅持搞大噸位的戰列艦,因為看起來夠威武,夠震撼!
現在的技術驗證艦,就是為了未來的戰列艦而進行技術驗證的,當然既然都搞了,那麼海軍也是順便打算把航速拉上去,至少要比新星號這種民船給重新踩下去。
海軍不允許出現諸多海軍戰艦裡,竟然連一艘主力艦都追不上新星號這種尷尬事的出現!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