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唐步球的玩法,你說它是一項運動吧,但實際上就是打仗,你看步球隊的參戰人數是十四個人就可以看的出來了。
這是大唐標準步兵班的人數!
比賽的過程中,其實它對球手的個人技術要求雖然也有,但是要求並不是太大,只要身體扛得住,具備基本的技術就行了。
大唐步球更注重的還是戰術,一般軍方內部的步球隊,清一色都是軍官組成的,不為啥,就因為他們的戰術素養足夠高。
尤其是軍方內部的各支步球隊的隊長,基本都是各部隊裡最優秀的年輕指揮官出任,能夠擔任己方部隊裡的步球隊的隊長,那是對年輕軍官的巨大肯定。
這也就導致了大唐步球彙集了身體對抗、戰術對抗於一體的運動,讓觀眾看的那是熱血沸騰。
禮部確定推廣步球后,率先在金陵城開始了試點,禮部下屬的文化司把金陵城內的十多支業餘的步球隊以及各高校的步球隊進行了整合,然後指定完整的統一的規則,並且效仿軍方那邊,開始展開固定的多支球隊之間的比賽。
而不是和以前那樣,需要這些步球業務球隊自行聯絡組織。
前年嘗試進行了聯賽性質的迴圈比賽後,去年繼續完善,等今年開始,禮部方面準備再加一把火,準備給聯賽的優勝者發放高額獎金,以刺激各球隊的職業化。
為了引起輿論的重視,吸引更多民眾關注,僅僅是第一名的將近就是達到了十萬唐元!
十萬唐元,這對於絕大部分業務表演性質的球隊而言已經不是個小數目了,而其他名次也有少一些的獎金。
這是大唐禮部文化司在聖天子李軒的指導下,首次對步球職業化的一個嘗試。
不僅僅是這個,其實更加專業的馬球文化司那邊也是在考慮著進行職業化嘗試。
因為他們發現,哪怕是普通人無法玩馬球,但是相對於步球而言,人們依舊更愛看對抗更為激烈,觀賞性更高的馬球,民間觀看馬球的需求一直都非常大。
幾所高校組織的馬球隊每當進行比賽的時候,球票都是供不應求,不僅僅是學生看,普通市民也會跑過去看。
這也是相當的矛盾的情況,人們自己不玩或者玩不了馬球,但是卻喜歡看馬球。
不過既然民間有這個需求,文化司也是樂於見成,準備今年開始牽頭和幾個高校那邊聯絡聯絡,讓他們的馬球隊進行更大範圍的比賽,然後再聯絡聯絡幾個權貴子弟為中心組建的民間業務馬球隊。
對於步球和馬球的職業化嘗試,是文化司那邊推動了幾年的結果,但是這並不是文化司最為看重的。
文化司在體育方面所看重的並不是說搞幾個職業聯賽,若干體育運動的發展,而且其他東西。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