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唐想,並且有這個必要,那麼就可以確保排在伊麗莎白前頭的繼承人全部消失!
就是這麼的牛叉,就是這麼的強悍!
從智利女公爵這個頭銜以及後續潛在的一大堆繼承權來看,大唐高層對伊麗莎白還是比較重視的。
要不然,大唐也不會事先就確定給予她昭儀的封號了。
哪怕是這個封號還沒有正式冊封,這個女人都還不算是聖天子的女人,但是等天使抵達馬德里後,就會進行冊封,到時候這伊麗莎白可就是名正言順的大唐昭儀。
既然是聖天子的女人,自然是不能有任何怠慢的,所以宮務廳就是把新大西洋號的後半段航程給包了起來,用以迎接伊麗莎白昭儀前往大唐。
只是錯過了新大西洋號後,這些停留在歐洲的旅客想要短時間內乘坐新的豪華客輪返回本土,那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只能是選擇乘坐幾千噸的客輪了。
畢竟萬噸客輪還是太少!
三大航運公司的太平洋航運公司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一共也就建造八艘萬噸客輪而已,而且半數都還停留在本土沿海以及南洋海域運營。
比如說天津到上海再到廣州這條黃金客運航線,一直都是國內數大航運公司競爭的重點航線,太平洋航運公司也是將最新最豪華的客輪的四艘用於本土沿海航線的運營。
而跑遠洋的,其實也就只有四艘,有兩艘是往西跑,一路途徑馬六甲、印度、南非、歐洲休達、北美洲新南港、三河港,然後繞過南美洲進入北美洲西海岸,最後才經過檀香群島、北海省抵達上海等港口。
另外兩艘則是跑相反的航線,從北海省跨越太平洋抵達新金山,然後再去新南港、休達等,然後是南非、錫蘭、馬六甲最後返回本土。
太平洋航運公司的萬噸客輪如此,其他幾家航運公司的萬噸客輪也差不多如此,跑環球航線的還是比較少,重要注重於本土以及南洋航線。
只是這樣跑的話,因為要繞過非洲和南美洲,航程非常的漫長,這也是大唐帝國計劃著開鑿巴拿馬運河以及蘇伊士運河的原因,就是為了縮短往來歐洲、美洲的航程。
其中的蘇伊士運河比較麻煩,因為這地方現在還在奧斯曼帝國手裡頭,最近兩年大唐帝國也是和奧斯曼帝國談過,想要把運河地區拿到手,但是這奧斯曼帝國對領土比較在乎,不像是西班牙人對待殖民地一樣,只要價錢適合就賣。
這談了好幾次都談不攏,大唐高層的耐心已經是差不多被耗盡了,尤其是軍方那邊,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是希望儘快打通蘇伊士運河,用以加強帝國對歐洲地區的掌控力度。
一旦打通蘇伊士運河,後續帝國的大量船隻就能夠直接從印度洋進入地中海,到時候不管是運輸物資還是直接調遣兵力都還會方便的多。
這也是帝國掌控歐洲局勢,圍剿韃靼人的重要戰略。
但是奧斯曼帝國的人頑固不化,怎麼說都不肯把埃及讓出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