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航運公司作為帝國的第一大航運公司,自然擁有大量的相關人才進行分析研究,隨後他們內部的結論和太平洋航運公司有點不太一樣,太平洋航運公司雖然佔據了不少的高階市場,但體量來說依舊比較小。
錢沒多少的太平航航運公司,更加註重成本,運營風險等問題,並不怎麼認可三萬噸鉅艦這種龐然大物。
但是長江航運公司可不一樣,人家體量足夠大,而且該公司和馮氏航運公司那可是二十年的老對手了。
長江航運公司能夠把馮氏航運公司一直死死地壓在老二的位置上,靠的可不僅僅是國資背景,國內國企部控股的航運企業也不是一家兩家了,但是也就只有長江航運公司能夠做到帝國第一。
他們能夠長期名列前茅,依靠的是他們豐富的經驗,雄厚的實力以及對人才的重視還有對市場的重視。
長江航運公司對新技術以及市場的敏感性是非常強的。
帝國的第一艘風帆木製豪華客輪,是他們搞的。
帝國的第一艘蒸汽鋼鐵豪華客輪,是他們搞的。
帝國的第一條豪華客輪環球航線,是他們搞的。
專門為了高階旅客提供遊玩的帝國沿海、南洋旅遊航線還是他們搞的。
說起帝國最奢華,服務最好的豪華客輪,那肯定是長江航運公司。
所以權貴們出行首選的客輪也就是長江航運公司。
而不是什麼太平洋航運公司,更不是馮氏航運公司的船。
數十年累積下來的口碑,讓他們牢牢佔據了中高階客運市場!
但是現在,他們發現自己落後了,並且產生了濃厚的危機感。
三萬噸的鉅艦啊,足以吸引任何人的注意,從而在高階市場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為了保持老大的地位,長江航運公司也是迅速啟動了相應的鉅艦計劃,準備也打造三萬噸甚至更為龐大的鉅艦。
很快他們的鉅艦計劃提出來了,錢他們自己勉強湊一湊,再不濟貸個款什麼的也能夠解決。
但是由於涉及到龐大支出,必須呈報國企部批准。
結果是不用有任何懷疑的。
國企部毫不猶豫的斃掉了這一方案。
開什麼玩笑,三百萬唐元就為了建造一艘載客量只有幾千人,同時船員都得幾千人的豪華客輪?
而且預估的運營收入雖然不錯,但是運營成本也同樣巨大,因為要維持這種龐然大物的運轉費用可是非常高昂的。
這樣一來,淨利潤就少了,他們預估哪怕是最好的情況下,這三百萬的鉅額成本,最少也得十年才能收回來。
但是隻要情況稍微差一點,這個時間就會大幅度延長,十五年、二十年都是算好的了。
而考慮到通貨膨脹,資金成本,明面上哪怕十五年能夠收回成本,但最終還是虧本的。
其實長江航運公司內部的風險評估部門也是這麼認為:除非船票價格超過現有船票的一倍以上,並且依舊供不應求,否則三萬噸鉅艦計劃,盈利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而最近二十年的船票價格,一年比一年低,這種情況下你還想漲價,瘋了你!
所以從盈利角度去看,這玩意就是純虧本的,唯一的作用也就是拉昇公司形象的,和馮氏航運公司一較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