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軍方的人一施壓,他們就很自覺的力挺陳立夫了。
當然了,力挺過後,等後續該給陳立夫下絆子還是要繼續下絆子。
對於臣子們的明爭暗鬥,李軒也是沒啥興趣。
這種事這幾十年來他看的多了,讓他們爭去吧。
如果這些臣子自己不天天鬥著,李軒就得擔心他們鬥他這個皇帝了。
小朝會結束後,文官們匆匆走了,而鄧喜德他們幾個軍方的將領卻是留了下來。
對於軍方來說,內部的政務他們不關心,反正也沒辦法插手,他們關心的東西從始至終只有一個,那就是建功立業。
說白了就是戰爭!
而這一次說的就是印度方面的戰事。
鄧喜德道:“在上一次的第二次印度戰役裡,我們陸軍一共先後動員組織了六萬多的總兵力,累計發動了參戰兵力萬人以上的戰役三次,參戰兵力千人以上的戰役三十六次,消滅了十六個當地的土著王國,在新佔領地區裡,擴充直屬海外領地二十二萬平方公里,在其他部分地區則是效仿了西班牙人在美洲的殖民統治,設立了殖民統治,成立了三個殖民省!”
“從上一次的第二次印度戰役裡,我們發現了在軍事上消滅對手並不困難,重要的是後勤。”
“所以這一次第三次印度戰役,我們陸軍方面的核心關注點是建立一套穩定高效的後勤體系,一線參戰兵力將會下降一部分,但是參戰部隊所能夠得到的後勤保障將會大大提高!”
“從今年冬天開始,我們陸軍就會開始動員組織部門,預計將會在印度戰場上投入大約三萬人的作戰部隊,另外還將會從當地的部分傀儡王朝徵調青壯民夫大約十萬人提供後勤保障!”
“這一次印度作戰的目的,是徹底切斷莫臥兒王朝向南擴張的路線,徹底打消他們試圖統一印度半島的想法!”
鄧喜德說著第三次印度戰役的事,李軒也沒有打斷他,而是靜靜的聽著。
實際上第三次印度戰役,不過是一場只有兩三萬人參戰的小規模戰役而已,甚至都不用大唐帝國從本土抽調部隊過去,軍方直接從印度地區以及錫蘭島、西亞等地區就能夠抽調到足夠的兵力參戰。
不僅僅是李軒自己這麼認為的,其實鄧喜德自己也是知道,他一邊說著的時候,用眼角的餘光瞄了瞄聖天子,見聖天子雖然面色平淡,但是已經是微微閉眼後。
就是知道聖天子已經是沒啥興趣,甚至是覺得有些無聊了。
但這就是鄧喜德說一大堆第三次印度戰役的原因!
他等的就是這個時候!
只見他三言兩句把第三次印度戰役的事說完後,話頭一轉就是道:“最近東歐局勢有些不太穩定,韃靼人的騎兵多次闖入了烏拉爾以東,嚴重危害了海東省和西伯省的安全!”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