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三天兩頭都會爆發什麼經濟危機,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問題,頂多就是換個首相之類的而已。
但是對於十六世紀的大唐帝國而言,如果搞出來大規模的經濟蕭條,工人實業,農民大規模破產,大唐子民們可不會和西方人那樣傻乎乎的等救濟!
他們會喊著:王相將侯寧有種乎!
然後把大唐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
這個時代的華夏人,是很淳樸的:能活下去你好我好大家好,活不下去了就造反!
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純粹!
而華夏九州地方大的很,人多的很,每一年總會有一些地方發生天災人禍,同時古代的賑濟能力非常差,也就導致了哪怕是所謂的盛世裡,也會有某個地方受到了旱災或者水災,然後導致動亂髮生。
所以,明王朝以及更久遠的歷代王朝,各種造反那是稱出不窮,一個王朝每年如果不鎮壓個幾十起造反,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個華夏王朝。
實際上在大唐帝國的前面十幾年裡,英勇的大唐陸軍或者地方巡警,每年都得鎮壓好多次的叛亂。
這種情況一直到大唐帝國進行了農業改革,實施以租代購、屯墾令等政策,同時更重要的是投入巨資在各地興建水利設施,並且大規模採取以工代賑。
同時在本土地區大規模清剿非法武裝等,這樣才是勉強把帝國本土內的諸多動亂給壓了下來。
等到了宣平三十六年的今天,帝國本土內已經是很少出現什麼大規模的動亂了,有也只是小規模的騷動。
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局勢穩定,經濟發展穩定,帝國子民們雖然大部分依舊難以吃飽飯,但是總不會說被活生生餓死,同時帝國的海外擴張政策,雖然花錢無數,但是卻是為帝國子民們提供了一個退路。
那就是在本土如果實在過不下去了,他們還可以移民!
帝國向來對民眾移民海外都是非常歡迎甚至是鼓勵的,哪怕是你身無分文也能夠坐上移民屯墾司的移民船前往海外領地。
簡單來說,就是雖然大部分的本體子民雖然日子過的不咋地,但是好歹還能活下去,並且有一條向海外移民的退路在。
但是,如果說發生了大規模的經濟動盪,那麼事情可就大條了。
以前的時候,帝國的高層並沒有認識到這種事情的可能性,但是隨著今天的小朝會里,太子李暠親自報告產能過剩、經濟危機這些事務後,卻是讓一個個帝國高層軍政官員們警惕了起來。
等太子李暠的報告一結束,很多人就是忍不住一個個開口說了起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