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扔過來一份報告給自己看,並且讓自己明天就此報告做報告,這意味著,這份報告肯定有什麼深意。
而自己,卻是找不到任何的深意!
父皇到底想讓自己發現什麼問題?
鋼鐵行業發展良好,然後要讓其他產業也跟上?不要耽誤了經濟發展?不應該啊,帝國和鋼鐵相關的各項行業,發展的都挺好的。
還是說小心鐵礦,煤礦的供應問題?
這也不對啊,帝國的鐵礦和煤礦供應沒有任何問題,哪怕是產能再放大十倍甚至一百倍也沒有問題,不說帝國本土的鐵礦和煤礦一大把,在海外本土和海外領地也是一大堆啊,只要想要這些礦產,帝國分分鐘就能夠開發起來,然後大量供應本土。
那麼到底是什麼問題?
很可惜,沒有經濟危機概念,也沒有產能過剩概念的李暠,就和國企部的那些官員們一樣,完全抓不住重點。
自己苦思了一個多小時後,李暠直接讓秘書把詹事府的幾個人都是叫過來議事。
既然自己抓不住重點,自然是讓人一起來商議了。
和傳統王朝一樣,李暠的東宮也是擁有著一個龐大的機構,只不過其他大部分都是沒啥用的後勤機構,主要是維持東宮運作的,而且這部分事務實際上是由宮務廳那邊接手的。
東宮這邊,僅有的一個實權機構,而已就是詹事府了,這個詹事府和大唐的翰林院一樣,也是具有明顯的大唐特色,除了詹事府這個名字聽起來和古代王朝的一樣外,其他的都不一樣了。
這個詹事府內部,主要設有詹事府秘書處,以及其他幾個沒啥用,掛職居多的虛設機構。
這個秘書處其實就是效仿了翰林院的秘書處,主要是協助太子李暠處理諸多的政務,大體上算是私人的秘書班子。
至於其他機構,那麼基本就沒有了。
這並不是李軒不放心太子,而是沒啥必要!
李軒都直接讓太子李暠處理政務了,分管某個部門,直接插手御書房政務了,李暠都可以光明正大的和朝廷重臣們商談政務,並直接使用內閣的諸多機構協助處理事務。
不過即便是這樣,李暠依舊非常重視手底下這個自己完全掌控的詹事府秘書處,裡頭的二十幾個秘書,都是父皇先列出了名單,然後讓他自行挑選的。
不敢說每個都合他心意,但是基本上每個人都看的過去。
很快,詹事府的值班的四個秘書就到,這四個人來了後,見禮完畢,李暠就是把報告書遞給了他們:“都看一看,看看有什麼問題!”
能夠給太子當秘書的人,那自然是當代一等一的人才,清一色的國子監大學出身,在上學期間都是能夠從萬千學子裡殺出來的精英,論學識,說智商,說實話十個李暠也比不過他們,嗯,這不包括見識,大局觀之類的東西。
這份報告很簡單,一共十幾頁而已,他們輪流傳閱,很快就是看完了,看完之後,這四個國子監大學出身的精英人才一個個都是沉思不語。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