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唐的大學少,所以預科自然也就少。
因此在目前的大唐帝國裡,對於那些學子們來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道門檻並不是報考大學,而是中學畢業後報考預科。
考上了就是榮華富貴,考不上人生完蛋……
大唐目前的這種教育制度,也是導致了大唐帝國的小學非常的多。
早年的時候只是縣、鎮設立小學,到了現在,基本上一些大型的村子也會設立官辦小學了,然後再加上數量更龐大,更分散,幾乎每個村子都會有,由傳統私塾改革而來的民辦小學。
實際上大唐帝國的小學教育是非常的普及的。
而且其中的民辦學校至少承擔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教學任務。
出現這樣的情況,純粹是因為華夏的傳統。
那些地主士紳們,甭管是為了同村同族子弟的前途,還是為了虛名,又或者是為了其他什麼東西,自古以來都是比較傾心於教育的。
畢竟這玩意其實也不怎麼花錢,而且還能夠博取一個清流美名。
大唐帝國計程車紳階層,雖然已經轉向工商了,但是依舊保持著很多傳統,比如說喜歡住在鄉村裡,同時喜歡在家鄉搞各種善事,修路鋪橋辦學等等。
在外面他們興許是人人厭惡的貪官汙吏、奸商甚至罪犯,但是在家鄉一般都是裝出一副彬彬有禮計程車紳模樣,捐款捐物以博取名望那都是標準操作。
甭管他們心裡怎麼想,但事實就是,大唐的鄉紳階層對帝國的農村地區的建設,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的。
這也是直接推動了大唐的基礎教育發展,要不然的話,光光是依靠官方想要短短二十幾年內,就把全國範圍內的適齡男童的入學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還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李軒對於目前的這種入讀率高,但是退學率也高的情況還是不太滿意的。
他認為,哪怕是一個農民,哪怕是一個工人,最少也得具備小學文化的水準,至少讀寫要會,基本的算術要會,然後對世界有一個基本的認知,不能搞的太愚昧。
針對目前小學階段退學率太低的問題,李軒也是準備最近兩年解決掉。
怎麼解決?
其實很簡單,繼續降低學費就行了。
現在普通的農民家庭供應一個孩子上小學,都得咬著牙死撐。
那麼李軒要做的就是把這種情況變成普通農民家庭可以不用太吃力的供養小孩讀完小學。
降低了普通家庭供孩子讀書的負擔,自然也就能夠讓退學率降下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