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夫的農業稅改革方案正式提交之後,聖天子又態度模糊,來了一個留中不發,這就很自然引起了爭論。
因為大家都是能夠看的出來聖天子留中不發的用意。
他既不反對也不同意,或者說,聖天子需要看看情況再說,如果可行的話就施行,如果不可行的話就當沒看見。
接下來也就意味著到了角力的時候。
不過這一次,軍方的將領們卻是不約而同的沉默了!
為啥?
因為陳立夫搞的這一次農業稅詳細改革方案裡,把貴族封地剔除了出去。
或者說不是剔除了出去,而是採取了一個靈活方案,那就是隻針對帝國本土,但是不針對海外領地。
而貴族們的封地都是在海外領地,哪怕是東北省等偏僻的本土地區都是沒有貴族封地的。
陳立夫的這一手,瞬間就是把軍方給分化了。
軍方在這些內政事務的態度一直都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隻要不損害軍方的利益,那麼他們就不會去管其他事務。
這插手的多了,很容易惹上一身麻煩,搞不好就會被聖天子盯上,進而倒黴。
畢竟軍政分離是帝國長期施行的國策。
沒有了軍方的反對,那麼剩下的反對勢力也就不成氣候了。
如今本土內還擁有大量土地的,基本都是前明遺留下來的傳統士紳地主階層,而且還是食古不化的老頑固,死活都要抱著一大堆的土地不放手的那些人。
很不巧,陳立夫就是這階層出身的人!
說白了,這一次陳立夫揮起的刀子,砍向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他自己。
至於帝國內的其他權貴們,大多都是和傳統士紳地主沒啥關係的。
即便是有少數人反對,但是隻要軍方不反對,新生代的利益階層也不反對,那麼就沒人能夠阻擋陳立夫搞這個農業稅改革。
不用幾天,風向就是很明瞭了,反對的聲音都是被陳立夫一一化解,雖然說其他的值班大臣對陳立夫都是沒有什麼好感,但是陳立夫自己就是值班大臣呢,其政治部影響力是巨大的。
李軒也是樂於見成,能夠進一步粉碎本土地區的土地兼併,對於帝國而言自然是好事。
三天後,李軒正式在小朝會上把這份農業稅改革方案拿出來討論,最後雖然有不少的反對聲音,但是最後李軒還是批准了這一改革方案。
但是眾人都是清楚,農業稅的改革只是一個開始而已,甚至只是一個前奏而已。
最關鍵的最低工資以及限定工作時長才是眾人關注的重點。
而對於這兩項事務,軍方再一次的早早掛出了避戰牌。
反正這些和他們軍方沒啥關係,他們才懶得管這些事呢,更何況他們還和陳立夫達成了私底下的協議。
陳立夫將會支援陸軍展開新一輪的西征。
自從拿下海東省後,陸軍那邊一直就是準備著西征,奈何距離實在過遠,耗費太大,而內閣方面又不肯增加戰費,導致陸軍方面一直都是湊不出來足夠的戰爭費用,用以開始第三輪西征。
這一次陳立夫支援陸軍西征,同時也是支援海軍很在乎的海外擴張政策。
用這種支援,他換來了軍方的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