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的掌院學士說白了就是李軒的大秘,外管家之類角色,看似文官,但實際上歷任掌院學士,甚至到秘書處裡的歷任一等秘書們,清一色的都是孤臣。
不是孤臣的話,根本不可能成為一等秘書,更不用說是成為掌院學士了。
在很多人的心裡,其實翰林院的秘書處早就變成了類似司禮監的機構,裡頭的秘書們雖然不是太監,但是在政治上,其實和太監也沒啥區別了。
這也就導致了,值班大臣之一的翰林院掌院學士,說白了就是一個司禮監掌印太監,而且還是權勢特別大的太監。這樣的人和傳統文官集團不是一路人,甚至還讓文官集團極為忌憚。
因為翰林院看似只是一個清流養望之地,但實際上這個翰林院卻是一個非常完善的統治機構。
裡頭分別設有二十多個獨立的科室處局等機構,甚至都很直白的對應了內閣各部,陸海軍等各機構,而且麻雀雖小,但是五臟俱全。
一旦有變,李軒能夠透過翰林院直接掌控整個帝國的軍政事務,由此可見其重要性。
縱然其中的部分科室和普通穩掛集團聯絡比較大,但是很多科室都是相互獨立的,和內閣那邊沒啥關係,而且權勢普遍偏大。
比如說秘書處、調查統計科、皇室資產科、侍從室這四大機構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權勢都大得很!
只是翰林院那邊的人,尤其是掌權的各科科長、一等秘書等權重的翰林們,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孤臣,只聽聖天子的話,也不參與什麼派系的鬥爭。
分析了御書房內的九名現任值班大臣後,就會發現兩名是將領,人家軍方向來不摻和政務。
然後又是督察院和大法院,他們也不摻和內閣事務,人家就只負責監督、司法等方面的事務。
翰林院的掌院學士,歷代掌院學士在御書房值班會議上,都是不怎麼說話,不摻和什麼普通政務,不過嘛人家要是說話發表意見了,那麼多半就是代表著皇帝的意見了。
分析了九名御書房的值班大臣後,那麼就會發現,實際上整個帝國內,拋開軍務、司法監督以及部分見不得光的特殊事務外,大部分的普通政務,尤其是吏治工商經濟民生方面的事務,都是被四名內閣出身的御書房值班大臣所掌控!
現在,陳立夫就是這四人之一!
大唐帝國的權力構架,遠遠要比以往的任何一個傳統封建王朝要複雜,畢竟這是一個龐大無比,已經是邁入了工業革命時期的近代帝國。
這麼一個複雜而龐大的權力體系裡,不管怎麼說,‘御書房’都是屬於最頂級的機構,那幾個御書房值班大臣都是帝國最具權勢的臣子,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嗯,頂多就是還有部分和他平級的人。
但是,除了聖天子外,絕對不會有第二個人比他們更具有權勢,哪怕是太子都不行!
進宮謝恩,並上了一道摺子後,陳立夫就是開始了他的值班大臣的生涯。
從李軒那邊出來後,他並沒有出宮,而是到了邊上的御書房。
御書房雖然是位於皇宮之內,但是並不是在深宮之內,而是位於前殿一側。
哪怕是其建築也不像是一個書房,御書房其實就是一棟很普通的兩層小樓而已,就在李軒的辦公樓邊上,而另外一側,就是翰林院。
而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臣們,就是按照一定的時間表分批在御書房內值班處理事務。
通常來說,不管是任何時候,御書房內都最少會有一個值班大臣,兩名行走大臣,以緊急處理任何事務,因此值班的需求,因此期內都還有休息用的客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