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弟弟也是如此,天天忙著開荒種地,同時也是開始種菜。
他們兄弟二人,都是貧寒農家子弟,哪怕是隻有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是跟著父母屁股後來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等十來歲的時候,那基本都已經是經驗豐富的農民了,種田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本能了。
何家兄弟的勤奮,都是看在旁人的眼裡。
比如說隔壁的吳老三一家。
“不能再等了,昨天的時候,都有媒人找到何家老二了,再等恐怕就要讓人給搶了!”吳家嬸子憂心忡忡的說著。
吳老三也是點頭道:“是不能拖了,其他幾家人也都看著呢!”
對於何錫華,他們夫妻可是老早就看中了,這人不但種田是一把好手,而且腦袋還靈光,這前後都往城裡賣出去大幾十只雞鴨了,而且不用多久,他養的那幾頭豬也能出欄了。
這麼多副業搞下來,再加上田地的收入,這一年怕是能夠攢下三五十塊。
這樣的漢子,在周邊上百戶人家裡都是難以找到的。
要不然也不會好幾次邀請何錫華來家中吃飯,其中用意一目瞭然。
而何錫華的態度他們也是很滿意,每次來都會帶一些小東西,之前有一次甚至還帶了一匹印花布過來,說是作為報酬,讓他們家姑娘幫忙縫製一套衣裳。
這些來往,其實已經是差不多坐實了兩家的意思,缺的就是臨門一腳了。
生怕被人截胡的吳老三也是顧不上丟不丟臉了,很快就是找了個媒婆上門說親。
雖說婚姻大事得父母之言,只不過何錫華的父母都還在大幾千公里之外呢,媒人自然是不可能跑到幾千公里外去提親的,所以是直接找到了何錫華。
何錫華其實對這門親事也是早有心理準備,他雖然是個農家子,但也不是笨人,早就知道吳家對他有意,這多次上門就說明了一切。
當然了,他也沒把話說死,只是說還要問過父母親才能給予答覆。
當天,他就是跑到了庫裡城的郵遞司隔壁的電報局,咬著牙支付了昂貴的費用後向老家拍發了一封電報。
這封電報將會沿著電報線往老家一路傳遞,等老家的電報局收到電報後,將會譯成電文並以急信的方式由郵遞司的郵遞員進行送到他們家。
第二天,他就是收到了回電,父親已經答應了這門婚事,並決定乘坐火車來庫裡親自主持婚事。
得到了父親的首肯後,何錫華才是給媒人準信,說是他父親將會在一個月後抵達庫裡,等父親抵達之後,就會上門提親。
雖然說這兩家都是屬於窮困潦倒,被迫移民到庫裡來的窮苦人家,平日裡也不講究什麼禮儀,但是就算是再窮,這基本的傳統還是要遵循的。
同時這遠離家鄉之後,人們反而會更加註重這些傳統禮儀上的東西。
所以三書六禮這些是不可或缺的,一切程式都是按照傳統來,而這些傳統裡有些步驟是需要長輩出面的,所以只能是等他父親來到之後再進行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門婚事算是定了下來,就等著進入後續的詳細步驟成親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