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又是刺激了歐洲各國海軍乃至韃靼人,在艦炮以及岸防火炮上,往傻大粗的方向發展。
三十二磅乃至六十四磅的各種大口徑滑膛炮可是不少見,而這些大口徑滑膛炮打近距離打過來,威力也是不小的。
因此,到了現在的西印級巡洋艦上,就是裝備了防護效能更高的鋼面鐵甲!
至於說依靠艦炮射程優勢吊打敵人,哪怕是算上前裝線膛炮,那也就是最近三四年的事而已,要知道三四年前,其實大唐海軍雖然佔據了機動和防護上的優勢,不過在火力上其實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優勢。
畢竟那時候大家都是滑膛炮,口徑也差不多,你能打得到我,我也能打得到你。
之前乃至現在,大唐海軍還是比較注重防護能力的。
當然了,隨著大唐海軍廣泛服役線膛炮出來後,這一切就改變了。
比如說大唐海軍第七艦隊下屬的歐洲艦隊,其諸多戰艦也是裝備有前裝線膛炮的,歐洲人和大唐的交流不少,這發現了前裝線膛炮這玩意後,據傳歐洲那邊的各國也是試圖仿製前裝線膛炮。
大規模工業生產不了,那就手工作坊慢慢搞啊,搞沒搞出來暫且不說,但是歐洲人和韃靼人,其實一直都是跟在大唐的屁股後面學習。
人家英格蘭可是連把蒸汽機都是給搞了出來呢,儘管他們的蒸汽機暫時還只能是在礦區上提水用,但是不得不是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儘管大唐的很多東西是他們沒辦法學的,但是一些對工業基礎要求不高,純粹就是靈感上的設計就無法阻擋歐洲人和韃靼人的抄襲了。
比如說刺刀這玩意!
以前歐洲人玩火繩槍的時候可是不裝備刺刀的,但是看見大唐使用刺刀後,他們也是先搞了刺刀,至於韃靼人就不說,他們是全盤抄襲生產大唐的火槍,自然也是包括了刺刀的。
燧發槍也是如此,以前他們可沒什麼燧發槍,但是後來看見大唐用了,他們也是試圖仿製,只是彈簧卡了他們好多年。
但是最後他們還是成功了,而其中一個人成功後,很快就是蔓延了整個歐洲乃至韃靼人,搞的燧發槍變成爛大街,迫使大唐不得不進行軍事技術革新,研發線膛步槍並裝備。
歐洲人和韃靼人,總是不斷的在學習大唐。
雖然他們不可能大規模仿製前裝線膛炮,但是抽調能力卓越的工匠,手工打造出幾門來還是沒多大問題的,哪怕是效能再差,也比滑膛炮威脅大啊。
為了預防萬一,西印級巡洋艦也就裝備了裝甲,只不過厚度有限,也只是防護了輪機艙、艦橋等重點部位而已。
最後搞出來的西印級穹甲巡洋艦,其排水量為兩千五百噸,裝備六門一百五十毫米三十五倍後裝線膛炮以及部分七十五毫米副炮,最高航速為十八節,續航能力相當可觀,純蒸汽動力下可以達到七千公里的續航距離。
這種西印級巡洋艦的造價也不算高,只有四十萬左右。
海軍訂購的數量倒是不太多,第一批只有八艘的訂單,因為海軍對巡洋艦還是比較謹慎的,而且也不打算只發展這麼一種巡洋艦,他們準備搞多幾種不同的巡洋艦,儘可能的滿足不同的作戰需求。
倒是護衛艦的數量比較大,同樣是去年定型的新型護衛艦新南級護衛艦,一如既往的繼承了大唐護衛艦的優良傳統:廉價!
排水量和之前的老一代護衛艦其實差不多,縱然略有增加,但是也只有一千兩百噸,主炮乃是五門一百二十毫米三十五倍後裝炮,相對於噸位而言,火力算是比較弱的了,沒辦法,艦炮很貴的,裝備多了艦炮價格也就上來了。
而且後裝炮射速相對於前裝炮而言提升了很多,雖然只有五門一百二十毫米的主炮,但是火力上依舊強於以往裝備前裝炮的護衛艦乃至巡洋艦。
其蒸汽機組則是從國內多家廠商進行聯合採購的廉價版蒸汽機,最大功率才九百匹左右,這跑起來也就十二節左右的航速,不過如果加上風帆的話,順風航行倒是能夠達到十六節左右。不過雖然功率小,航速慢,但是價格便宜啊!
裝甲嘛,自然是沒有的,全靠鋼鐵船殼以及兩側的煤炭倉硬抗,沒辦法,為了控制成本嘛!
別說這些主要效能資料了,就算是船體的建造工藝,也是降低了標準。
上述的一切都是為了控制成本!
最後搞出來的大唐海軍新一代廉價版護衛艦,其噸位為一千兩百噸,裝備五門一百二十毫米主炮,蒸汽最高航速為十二節,順風航速為十六節,無防護。
同樣因為鋼鐵價格的下跌,使得最後的總造價頗為喜人!
第一批訂單的平均每艦的造價只有區區十六萬元而已!
這個價格基本上已經是和之前的廉價版護衛艦持平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