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萬丹號的設計折騰來折騰去,而海軍又不急著用,所以會慢慢建造,不會是說加班加點的,那樣建造成本太高,海軍不願意!
因此這樣一來,這萬丹號少說也得三年後才能下水服役了。
不過雖然萬丹號戰列艦設計和建造都慢騰騰,折騰來折騰去,海軍的其他應用後裝炮的戰艦就簡單快速的多了。
海軍雖然一直搞萬噸戰列艦,然而海軍內部裡其實也沒人指望過靠什麼戰列艦維持大唐帝國的全球海權!
那玩意不僅僅昂貴無比,而且都找不到適合的對手。
你總不能開個上萬噸的戰列艦去打土著的幾百噸的小舢板吧!
非要找個對手的話,海軍的萬噸戰列艦的唯一敵人估計也只能是陸軍土的列車炮!
海軍內部做過好幾次秘密,沒有留下任何檔案,只存在於口中上的戰計劃:假如陸軍叛變要進攻金陵城,海軍帶著戰列艦去金陵城護駕!
當然了,海軍自然不會知道,陸軍搞列車炮或多或少也有這個心思。
萬一海軍那些土鱉謀逆,想要沿江而上炮轟金陵的時候,陸軍必須站出來,用列車炮或者重炮部隊封鎖長江,把海軍的叛軍給攔下來!
他們這麼想的時候,如果讓近衛軍知道,那麼近衛軍會表示:呵呵!
想要來金陵城,問過我近衛軍的意見沒有?
我們近衛軍艦隊有好幾艘三千多噸的淺水重炮艦呢,而且你當我們近衛軍掌控的金陵要塞是假的?
上面可是有著足足八門三百毫米二十五倍最新型的重炮呢!
不管是海軍的戰列艦還是陸軍的列車炮,都沒有辦法承受近衛軍的強大火力攔截而抵近金陵城範圍的。
現在海軍一共也就兩艘裝備這款艦炮的戰列艦,廣東號上有兩門,呂宋號上有四門,還沒近衛軍裝備的多呢。
海軍拿到後裝炮之前,最開始的八門量產型三百毫米後裝炮,可都是被近衛軍拿走了,就部署在近衛軍的金陵東西兩座要塞裡。
陸軍的列車炮就更少了,如今一門後裝列車炮都沒有呢,只有兩門兩百毫米的前裝炮做做樣子。
從海軍和陸軍閒得蛋疼,把對方當成對手也是可以看的出來,其實海軍的戰艦設計,除了戰列艦這種面子工程外,其他的其實沒有太大的效能需求。
別說後裝炮了,就算是現在的前裝線膛炮,大唐海軍也能吊打全球各國土著的海軍。
一支大唐海軍第七艦隊,就是能夠把整個歐洲壓得喘不過氣來。
甚至第七艦隊下屬的歐洲分艦隊,也是足以給歐洲各國海軍制造龐大的壓力。
所以大唐海軍在考慮實際戰爭用的戰艦時,效能什麼的倒是不怎麼在乎了,反正再怎麼樣也是差不到那裡去,更多的還是考慮建造成本和後期的使用、維護成本。
因此可以看到大唐海軍在建造眾多戰艦的時候,就是喜歡一款戰艦批次建造,為的就是降低單艦成本。
同時動力上也是喜歡使用成熟可靠,價格又便宜的蒸汽機,而不願意使用效能更先進,但是價格高昂,維護成本更高的先進蒸汽機。
唯一的例外,也就是艦炮了。
因為大唐海軍喜歡遠距離吊打敵人。
我打得到你,你打不到我,這就是大唐海軍一直所追求的了。
而這一點,後裝艦炮足以給海軍帶來這種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