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的設計都有,但是普遍存在著生產工藝需求高,造價高,效能不穩定的問題。
這種所謂的新型後裝線膛步槍精心打造一兩支作為工藝品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想要大規模生產作為軍隊的制式步槍使用,那就免了。
前面的一大堆測試人員進行測試的時候,當場的很多所謂的新型步槍打了幾槍後就遇到各種問題。
不過李軒也是沒有表現出什麼失望,這幾十種設計呢,其中大部分都是註定是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的。
但是也不是說所有槍支都沒有價值,有幾款新型步槍的設計還是不錯的。
其中有三款在李軒看來,已經是頗有後世後裝線膛步槍的樣子了。
而這一次的武器展示會,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專門為其中三款比較成熟的後裝步槍進行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出意外的話,今天將會挑選出其中一款作為陸軍的下一代制式步槍。
陸軍已經等太久了,他們不願意在前裝線膛槍這種過度武器上耗費太多的精力,這兩年可是投入了巨資研發後裝步槍。
錢到位,再加上目前大唐的工業基礎既然能夠把米尼步槍給搞出來,其實單純從工業基礎來說,已經是具備了製造後裝線膛槍的能力了。
陸軍樞密院軍械部的部長葉錫元陸軍上將,親自為聖天子李軒講解著這三款新式步槍!
“這些金陵武器局研發的後裝步槍,他們採用了擊針擊發,栓動設計,射速能夠達到每分鐘十二發以上。”
“這是漢陽兵工廠研發的步槍,他們這款後裝步槍,同樣是採取撞針擊發,不過他們把底火放在了子彈的後方,所以撞針縮短,縮短了撞針的長度,為了防止漏氣,還採用了橡膠。”
“這是皇家理工學院李福教授的作品,採用全金屬子彈、彈倉設計,以及栓動設計,各方面的效能都是三款步槍裡最為優越的,雖然口徑只有八毫米,但是有效射程足以達到一千米以上,精度非常高。
但是對工藝的要求太高,我們判斷過,以目前的技術條件生產這款步槍,成本會非常高!”
如今擺在李軒面前的這三款步槍,其實已經是陸軍方面進行了反覆多次測試之後挑選出來的,至於今天的其他亂七八糟的設計,都是來陪跑的,陸軍方面已經是做出了內部決定,下一代的步槍就會從這三款了選擇。
這三款步槍其實也有非常大的共同點,比如說口徑,因為準備採用栗色火藥,這種火藥更加優良,應用新發射藥後,更小的口徑也能獲得以往口徑的威力。
同時考慮到大唐的敵人,尤其是韃靼人基本上都裝備燧發槍,而且普遍放棄了裝備板甲等防禦性裝備。
陸軍兩年前對新步槍就已經是提出了一系列的效能要求:
後裝、線膛、有效射程要達到五百米以上,口徑不能超過十一毫米,為了提高裝填速度,必須採用定裝藥子彈,重量不能超過五公斤,槍長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只能是一米三到一米四之間,短了拼刺刀吃虧,長了攜帶不方便。
上述諸多要求增加到一起,其實也就導致了其實很多步槍的大體設計是差不多的,差別就是細節,尤其是槍機技術的差距了。
眼前的這三款都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具體選哪一款,也是很難。
毫無疑問,其中效能最為優秀的步槍,乃是李福教授設計的步槍,這款步槍在李軒看來,幾乎已經是和後世一戰時期使用的步槍幾乎沒什麼差別了,嗯,口徑大了點,這是因為栗色火藥不如無煙火藥的緣故。
而李軒能夠看出來好,其他人也是能夠看出來的。
但問題來了,很多東西並不是說好就行了,還得考慮成本。
李福教授乃是皇家理工學院教授,人家研究槍炮自然是走在最前端的,各種新技術都是一股腦往上堆。
別的不說,光光是這款火槍的加工精度就是一個超級難題!
目前國內的所有火槍製造廠裡,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家工廠能夠滿足其高要求。
眼前的這一款李福教授設計的步槍,好是好,但是想要大規模量產現在根本無法辦到,就算是勉強耗費巨資提升工藝,但是最後造出來的成本也將會是高昂無比。
陸軍那邊曾經讓幾個兵工廠給出造價,在不考慮專利的前提下,單純的生產成本,這種步槍的成本怕是要達到五十元以上,如果加上專利以及兵工廠利潤以及其他成本等,出廠價將會達到六十元以上。
這個數字讓陸軍完全無法接受!
你要知道,大唐這年頭生產一支燧發槍的成本,才七八元而已,生產一支米尼步槍的成本高一些,但是也就十多元。
價格如此昂貴,陸軍裝備不起!
所以陸軍方面,其實更想要的還是漢陽兵工廠的設計,雖然各方面的效能都差了點,但是勉強能用的同時,足夠便宜啊。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