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如應易康,也不可能準確的預見未來的所有戰術的變化。
但是應易康依舊能夠抓住幾個重點,提出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戰術變化。
這,其實才是讓李軒讓他擔任參謀部副部長兼任作戰司司長的原因。
後裝線膛武器時代已經開啟了,而整個陸軍內部,就沒幾個人知道該怎麼運用這些更先進的武器,應易康的諸多建設雖然有不少的缺陷,但是卻也是屬於僅有的一個能夠提出比較完善戰術革新的人了。
如此人才,不重要自然是不行的。
應易康晉升為陸軍中將,讓不少人是羨慕嫉妒恨,哪怕是包括他的老同學、老下屬畢志安。
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也只能是仰天無語:人比人,氣死人!
說起年紀,畢志安比應易康還要大那麼兩歲了,今年三十七歲的畢志安在年輕一代軍官裡,尤其是他的同期同學裡,其實混的不算差了。
有軍功,有資歷的他,而且出身也不算差的他如今也是陸軍上校了,而且今年還調任了第八師擔任第第二十三步兵團團長。
這可是常備主力師的步兵團上校團長,基本上坐在這種位置上的校官,都是屬於被培養的人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是,三十七歲的上校團長和三十五歲的中將副參謀長比起來,那差距可是天差地別。
說畢志安不羨慕,肯定是假的。
甚至他都有些嫉妒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來說,作為應易康中將的老同學兼老下屬,他在陸軍內部,也是打上了應易康派系的烙印。
應易康持續高升,而且未來可以預期的是,只要應易康不犯傻或者是不中途死翹翹,成為上將也是板上釘釘的事。
未來的陸軍大佬就是自己的老同學和老上司。
這對於畢志安自己的發展也是極有好處的,未來少將這道門檻,只要努力努力未必不能邁過去。
到時候,老父親總該是要滿足了吧!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趁著年初休假回家的他,就是捱了一頓批。
這剛進門,就被他父親破口大罵:“怎麼管教你家老大的,竟然報考了國子監,堂堂畢家子孫,平日裡和一群酸儒為伍也就算了,這竟然還敢報考國子監,簡直是丟進了我畢家的臉!”
“當年你自己不思上進也就算了,怎麼還縱容他折騰什麼詩詞!”
“我畢家世代戎馬,畢家男兒皆是戰場英傑,他竟然敢報考國子監,還說什麼要考科舉,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我畢家無人!”
聽著父親一大堆的話,畢志安沉默了片刻,不過最後還是道:“報考國子監一事,我和泉兒談過的,也是我准許了的!”
他其實很想說,我們畢家就他媽沒有軍事天賦的基因!
他們畢家在外人眼裡,算得上是帝國裡很標準的軍事貴族家族了,他父親少將軍銜退役,獲封子爵。
他也是陸軍上校了,未來成為將官是大機率的事,未來如果立功的話,也有可能被賞賜原爵承襲爵位,而不是減等承襲。
但是,他卻是很清楚,他們畢家子弟其實真不適合從軍。
畢志安兄弟三人,苦學多年就他一個考上了武學堂,結果在軍隊裡混了十幾年,有著應易康的幫襯,這才混到了一個上校,未來雖然可以期望將官軍銜,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自己是真沒什麼軍事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