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出口各種礦產等工業原料,然後換取唐元,再購買大唐的軍械武器。
南洋半島上的幾個土著國家一直都是這麼幹的,後來印度的眾多土著們也這麼幹,後續美洲和非洲的土著們也是這麼幹。
甚至連在美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者也是這麼幹,他們弄來眾多土著種地挖礦,再把這些產品出售給大唐帝國的商人們。
其實以前他們也是這麼做的,只不過以往生產出來的各種商品是運回歐洲,現在是賣給了大唐商人而已。
大唐帝國的工業化以及龐大的本土人口數量,以永無止盡的態勢吸納著來自全球的各種商品,不管是農產品還是工業原料通通都需要。
唯一不需要的就是奴隸了。
這也是大唐和其他大航海時代的國家最大的不同了,其他國家都搞奴隸制,但是大唐帝國不搞!
不過呢,李軒還是比較支援和鼓勵帝國子民迎娶異族女性的,和當年的扶桑通婚聯姻政策一樣。
如果以後歐洲地區的戰爭真到了極度慘烈的程度,哪怕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他也是會鼓勵大唐子民伸出援手,解救歐洲適齡生育女性的。
畢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嘛!
目前歐洲地區的局勢比較複雜,而帝國也是不太願意過於干涉歐洲局勢,或者造成帝國和歐洲幾個主要國家的關係惡化。
大唐帝國是一個和平、仁慈的國家,從不會輕易的對一個國家發起戰爭征服當地,所以哪怕是帝國已經有能力完全掌控大西洋,甚至登陸歐洲的力量,但是目前的帝國依舊不會這麼去做。
甚至為了避免過於刺激歐洲國家,歐洲艦隊甚至都是以駐歐大使護衛艦隊作為艦隊稱呼呢。
當然了,哪怕是沒有過度的刺激,但是隨著帝國的船隻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西洋,實際上帝國當年和西班牙人以及葡萄牙人簽訂的協議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當年的協議裡規定大唐的商船是不允許出現在大西洋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商船也不會出現在印度洋以及太平洋。
但是現在呢,歐洲的商船依舊不能出現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但是大唐的商船卻已經是光明正大的出現在大西洋了。
一開始還是為了給歐洲國家運輸軍械呢呢,他們歐洲人的船隻太小,太慢,還是他們自己提出來讓大唐幫忙運輸。
後來著,隨著軍械運輸成為了常態,慢慢的也開始運輸其他貨物。
再過來,帝國在北美洲東部海岸開闢了殖民地後,更是光明正大的進出大西洋了。
帝國在北美洲有殖民地,你們歐洲人再不講理也不能不允許我們大唐的商船前往自己的殖民地吧。
歐洲人自然是講理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以及最近幾年歐洲新崛起的航海國家英格蘭,對大唐帝國的合理要求都是表示了理解和支援。
尤其是當大唐海軍邀請了上述三國的官方代表觀看了一次駐歐艦隊的實彈演習後,他們當場就是表示,大唐帝國的船隻在大西洋具有無可爭議的合法通航權,就連上帝他老人家也是不會提出任何反對的意見。
所以到了現在,其實大唐帝國的船隻,不管是商船還是軍艦,基本上已經是自由來往大西洋了。
然而大唐帝國的船隻雖然可以自由的通航於大西洋以及地中海等附屬海域,但是還有一個缺陷讓帝國海軍無法忍受。
那就是帝國海軍在大西洋的眾多海域,都是缺乏補給港口,更不要說海軍基地了。
在大西洋的另外一側,也就是帝國控制的北美洲東部海岸地區,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帝國海軍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補給港口。
但是在南美洲沿海就不行了,那破地方都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控制著呢。
同時在非洲的西部海岸也是如此,葡萄牙人掌控著大部分補給港口,西班牙人也是掌控了不少。
大唐的船隻進入大西洋,實際上還得進入他們控制的港口進行補給。
這種情況一時半會的可以接受,但是長期以往自然是不行的。
為此,如今帝國海軍已經是慎重的考慮,在非洲西部沿海開闢若干補給港口了。
帝國海軍的高層有這個想法,很快也是提交到了聖天子李軒的案桌上。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