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將領,而且還是一個高階將領,對於更先進,威力更大的後裝線膛炮天然有著更大的好感。
實際上,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實際上陸軍內部的絕大部分都是痴心苦等後裝線膛炮多年。
至於前裝線膛炮,陸軍內部卻是一直都是不看好的,要不然也不會在海軍裝備前裝線膛兩年後,陸軍才跟進了。
今天的前裝線膛炮就有這等威力,那麼等自己的部隊裝備了後裝線膛炮的話,還不得把這些韃靼人打成渣。
當炮兵團裡的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打出第二輪炮擊,並同樣造成了韃靼人的巨大傷亡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戴亞新中將轉頭對一邊的戚連忠道:“參謀長,聽說天津廠那邊的七五榴炮已經試生產了?”
戚連忠少將此時已經是放下了望遠鏡,不在觀察炮擊的效果,因為效果太好,根本就不用多看,後續的炮擊自然有炮術參謀以及炮兵團的軍官們負責。
放下望遠鏡後的戚連忠少將點頭道:“前些日子通報說,七五榴炮的確已經是進行試生產了,近衛軍那邊的人已經派人過去接受前期訓練了!”
戴亞新中將道:“此戰過後,本官必定會親自上書,這七五榴炮必須第一時間拿到手!”
戚連忠少將道:“這線膛炮是個好東西啊,前裝線膛炮尚且如此了,後裝線膛炮更先進,如果能夠早日裝備,定能極大的加強我軍的火力!不過,七五榴炮是給步兵師屬炮兵團準備的,我們騎兵一時半會怕是拿不到!”
“只要今天這一仗打的漂亮了,還怕拿不到?”戴亞新中將並不認為這個問題值得擔心。
如今帝國也就只有在中亞這邊有大規模的戰爭,西征軍下屬的各部隊都是能夠得到充分的供應的,不僅僅是普通彈藥,新武器也是同樣如此。
第一騎兵軍又是作為西征軍裡的絕對主力,優先裝備各種武器乃是情理之中。
唯一的擔心就是這些火炮乃是為步兵師裡的師屬炮兵團研發,雖然也重視機動性,但是並沒有騎兵這樣那麼極端重視,重量應該會比較重,機動性怕是要差一些。
但是在沒有專門的騎兵用後裝炮出現之前,戴亞新也只能是把念想打在這款七五榴炮上面了。
如果不選這款火炮的話,那麼他就更沒有其他選擇了。
陸軍雖然今年一口氣下了多個後裝炮的研發任務,但是科研人員是有限的,所有這麼多火炮的研發任務也是有先有後。
獲得最優先保障的自然是預計為師旅團等步兵部隊,提供戰場火力支援的七十五毫米的榴彈炮。
該炮口徑為七十五毫米,身管倍徑為十六倍,有效射程達到了三千米,不過因為是全鋼鑄造,而且連帶炮架、炮輪等都是鋼鐵打造,因此全炮的重量並不輕。
除了這個七五榴炮外,還有一個受到重視的陸軍後裝炮七五野炮了。
七五榴炮和七五野炮看似一字之差,但是差距天差地別,因為前者只是榴彈炮,身管比較短,射程有限,但是後者卻是陸軍內部預計用來進行遠距離火力壓制的野炮。
其身管倍徑達到了二十六倍,有效射程達到了六千米。
但是對於騎兵而言,十六倍的七五榴炮都嫌重了,更別說二十六倍的七五野炮了。
至於陸軍內部為了騎兵準備的騎兵火炮,實際上乃是一款七十五毫米,但是身管只有十四倍,並且進行了專門輕量化設計的火炮。
以目前的情況來說,未來幾個月內第一騎兵軍如果想要裝備後裝炮,唯一的選擇其實只有七五榴炮。
而能不能拿到手,就得看戴亞新的手段以及第一騎兵軍的表現了。
戴亞新中將和戚連忠少將,把話題轉向了後裝炮的時候,戰鬥依舊在持續!
在遭到了大唐陸軍第一騎兵軍軍屬炮兵團三十六門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的精準打擊,並遭到了慘重的損失後,韃靼人終於是反應過來了。
他們打得準並不是因為運氣好,而是真的打得準。
儘管他們還不知道為什麼,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做出選擇。
烏力罕一聲令下,就是讓最前面遭到單方面炮擊的部隊開始撤退。
一開始,他們撤到了千米外。
但是發現依舊遭到炮擊後,而且遭到炮擊的地方並不是千米位置,而是更後面的一千五百米位置後。
烏力罕是再也無法穩住,直接下令全軍撤退。
不僅僅是撤退幾百米的戰術撤退,而是直接撤退到幾公里後的出發位置。
促使烏力罕做出這樣的決定,那是因為幾秒鐘之前,就有一顆南唐蠻子的炮彈在他的身邊爆炸。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