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是很難得的,第一次擔任師長重任,就是跑到前線作戰,哪怕之前都是在後方擔任輔助任務,但是想要把一個師指揮的妥妥堂堂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這個人的軍事天賦相當出色。
這樣的人,還是有必要結交一二的,因為說不準什麼時候,這個人就是爬到自己的前頭去了。
如今但凡是個陸軍將領,都是知道應易康深受陸軍眾多大佬的看重,甚至是聖天子的看重。
應易康不僅僅是年輕一代將領的領軍人物,更是那些陸軍大佬們的接班人。
這從應易康的履歷就是能夠看的出來,從武學堂畢業後,其每一個職務都不是普通職務,去過海外作戰,在西北前線領過兵,而且在樞密院裡也是輾轉多個職務,從作戰部到參謀部,甚至都一度兼任國後勤部、軍械部、炮兵總監以及騎兵總監等機構的職務。
正常軍官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內經歷這麼多的權重職務啊,而且還是兼職……
這些說白了都是為了培養他,甚至這一場西征戰役裡的第三十一步兵師的師長職務,嚴格上說起來都是他的過渡職務。
在大唐陸軍的歷史上,還沒過幾個人有他這樣的待遇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應易康此時也是回過神來,知道了自己最近幾天的心態有些不妥當,這平復了後,繼續和董錢坤交談起來,不過說的卻不是什麼軍務了,而是一些瑣事。
交談之中,得知董錢坤也是喜歡字畫,還寫的一手好字後,應易康也是頗為高興,因為他自己對書法也是相當感興趣,而且他的書法還相當不錯。
應易康的書法,一直都是很不錯,不僅僅是書法,其實琴棋書畫他都有所涉獵,而且都不錯,詩詞文章也是一流水準的。
其實大唐的將領軍官們,基本都是擅長詩詞文章琴棋書畫,文武雙全的。
因為武學堂招生的時候,都是從各個預科學校、皇家青年軍校招生的,而能夠上這些學校的學生,其文化課程的水準都是相當可觀的。
基本上,能夠考入武學堂或者海學堂的學生,轉身去考國子監、金陵大學這兩所頂尖大學,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基本上大唐裡最頂尖的年輕學士,基本上就流向了四所學校:陸軍武學堂、海軍海學堂、國子監大學、金陵大臣。
當年應易康如果不是報考了武學堂的話,那麼妥妥也是能夠考入國子監併名列前茅,後續從政的話估計這會也能夠混得不錯。
雙方交流了一番書法後,應易康親自送董錢坤返回營地,董錢坤是從五十多公里外的鐵路工地上趕過來開會的,這會議結束了自然是要回去的。
送走了董錢坤後,應易康也是回到了第三十一步兵師的師部,然後是傳遞了盧愚之的指示。
什麼指示!
吃好睡好!
本來還有監控敵軍之類的,不過那都是偵騎部隊的事,和應易康這些步兵將領們沒啥關係。
這些步兵們如今能夠做的就是吃好睡好,然後坐等攻城戰開始,又或者是韃靼人自己殺出來。
但是韃靼人會殺出來嗎?
答案是唯一的:不會!
烏力罕早就看清楚了雙方的實力差距,城外的唐軍大幾萬呢,而自己的部隊不過三四萬人,這守城作戰的話還勉強可為,但是要主動出擊,那就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