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快速的修好鐵路,才能夠運輸更多的補給上前線,這樣西征部隊才能夠順利的一路西進,而且沒前進一步,就能夠為帝國佔領一步的土地!
當鐵路修到了哈密,修到了吐魯番,那麼帝國的領土就將會擴張到了哈密、吐魯番!
築路,同樣是作戰任務,圓滿完成同樣是有功勞的,不用擔心沒有功勞。
這麼一番會議過後,才算是初步穩定了主要將領的軍心。
第三十一步兵師如此,第十四軍的其他兩支部隊也是好不到那裡去,尤其是第十四步兵師,他們可是常備主力師,何曾幹過築路這種苦力活。
你讓他們修路,他們更願意以一敵十和敵人幹一場!
聽說第十四師的董錢坤找到了戴楊鴻中將去說,無果後,還特地去找了盧愚之上將,但是被盧愚之上將給趕了回來。
最後只能是老老實實的修路了!
直接動用一個野戰軍修路,這在大唐陸軍的戰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大唐帝國的交通建設史上也是沒有發生過的,但是在西域地區因為其特殊性,卻是出現呢了這麼詭異的一幕。
相對比下面的將領有所怨氣,第十四軍軍長戴楊鴻中將卻是淡然的很。
到了他這個層次,已經是脫離了普通將領的低趣味了,他考慮的不是戰鬥的直接得失,他考慮的是整個戰局。
所以他也是最支援盧愚之上將的做法的,甚至修路任務,都還是他主動請纓的。
這能不打仗,直接修路一路修到哈密去,然後運上去幾百門火炮轟他孃的。
這種事在戴楊鴻看來,簡直就是送上門來的軍功,不要白不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第五軍和兩個騎兵軍,就讓他們在野外吹西北風去吧!
還想要在野外找到韃靼人然後交戰,這根本不可能的事。
人家韃靼人根本就不會出來,說不準到了哈密後,那些韃靼人自己就跑了,到時候自己的第十四軍就能夠不費吹灰之力接受哈密城,這麼好的事平常時候可遇不上。
戴楊鴻的想法和應易康等人不一樣,不過想法不同也沒關係,大唐帝國陸軍裡最為講究的服從命令。
不僅僅是普通士兵和中低階軍官,就算是高階將領也得服從命令。
盧愚之下令讓第十四軍修路,第十四軍就得修路,戴楊鴻不遵從命令,立馬就會被送上軍事法庭,應易康不服從命令,同樣也會被送上軍事法庭。
所以,儘管有這樣或那樣的想法,但是第十四軍上下還是投入到了修路上來。
第十四軍的將士們自然不是什麼專門的鐵路工人,修路的時候也不能做一些技術性的工作,只能幹最普通的土方工程,而技術性的工作,比如說鋪設鐵軌什麼,那都是鐵路總公司自己的工程隊來施工的。
但是,第十四軍的將士們,一個個都是壯漢!
隨便拉出來一個,那都是有好幾塊腹肌的猛男,加上部隊裡平日裡也是會訓練挖掘修築各類防禦工事,挖掘戰壕、修築胸牆等等那都是最基本的。
因此這些猛男們揮舞起鋤頭、鏟子乾土方工程來,那真是又快又好,讓鐵路總公司的那些頭頭腦腦們看了都是流口水!
這些可都是最優良的青壯勞動力啊,幹起活來一個頂的上兩個普通勞動力了。
更關鍵的是,還不要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