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還進一步的完善了步兵部隊的編制和戰術。
甚至連步兵操典的編輯過程中,他也是擔任了主要作者。
換句話說,其實目前大唐陸軍的步兵的日常訓練,有很多科目都是他提出來或者完善的。
在軍事理論上,這個人的才華那是沒的說的!
基本上把能夠乾的事都是給幹了一遍,而且還相當出色。
不僅僅軍事理論傑出,此人實戰的才華也不差,在北海省和西北作戰期間,都是發揮的相當出色。
要不然的話,此人也不可能成為大唐陸軍最近十年來最為年輕的陸軍少將了,他晉升少將的時候,只有二十九歲歲而已!
三十歲都不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年他晉升陸軍少將的時候,此人當年在武學堂的同學們,大部分還是尉官呢,校官都不多,比如畢志安,當年他不過是一個上尉而已。
甚至畢志安前面幾期的學長們,都還沒一個少將呢!
這樣的人才,怎麼就讓郝柏年他們給拉攏了過去呢,如果李將軍當年能夠早一步把此人收入賬下,那麼對於己方派系的力量增長是有大大好處的。
可惜了!
對於應易康這樣的人,戴楊鴻也沒有太多想法,能用就用,但是也不用刻意安排,反正也不是自己派系的人,用不著特地扶持。
但是刻意打壓也用不著,不是不想,而是打壓不了。
西北戰事那麼多人盯著,這亂來的話很容易惹上麻煩。
兩人的會談不過持續了半個小時,應易康就是辭別而去,然後就是回到了第三十一步兵師的駐地,帶領部隊天天訓練。
應易康帶領部隊訓練的時候,嘉峪關以及後方的幾個戰略據點的部隊也是越來越多了。
第五軍、第十四軍兩個步兵軍,一共六個步兵師,再加上兩個劃歸他們的炮兵旅,此外還有第一騎兵軍、第二騎兵軍以及其他若干獨立部隊。
這兩個騎兵軍也是大唐陸軍第一次正式設立固定的騎兵軍編制,以往都是騎兵支隊等臨時編制模式,但是這一次為了西北戰役的展開,李軒特地批准了這兩個騎兵軍的設立。
成為了大唐裡編制最大的野戰騎兵軍,每個軍都是轄有三個騎兵師、一個重騎兵團。
隨著時間的過去,在西北前線的部隊也是從幾萬人增加到十萬,然後是十五萬、二十萬!
其中的嘉峪關前線,更是主力彙集,足足彙集了兩個步兵軍、一個騎兵軍。
五月十六日,嘉峪關前線的諸多高階將領們齊齊出現在火車站,三個陸軍中將帶頭,一票少將、准將們老老實實的等候在火車站。
能夠讓他們集體出現在火車站,老老實實的等候的人,自然也不是簡單人。
他們要等的人,有三個,其中一個是他們的頂頭上司,樞密院副使、督辦西域軍務大臣、陸軍上將盧愚之。
其督辦西域軍務大臣的頭銜,翻譯過來就是西域戰役總司令了,不過大唐一般不叫什麼總司令,一般都叫督辦某某軍務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