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婦人,帶著四個孫子生活,其中最大的孩子十五歲,小的不過六歲。
這個老婦人的丈夫,三十幾年前服徭役,死在了兵丁的皮鞭下!
死了丈夫的她,一個人把三個兒子拉扯大了!
但是好不容易把長子和二子帶大,但是他們卻都是死在了戰亂裡。
什麼戰亂?
這還用問,當年是當年大唐王師和明軍爭奪天下的時候,在浙北打的一系列戰事!
她的長子被當時的明軍強行徵召,成為了嘉興城內明軍裡的一名青壯炮灰,只是在守城的第一天就是死在了大唐的炮火下。
二子也是被抓了壯丁,只不過不是被明軍抓了,而是被唐軍抓了當壯丁。
當然了,現在不能說是被抓了壯丁了,而是說支援大軍作戰,自願幫助大軍運輸物資。
結果呢,同樣是一去不復返!
巧得很,她的二兒子也是死在了嘉興城下,當時大軍進攻嘉興的時候,動用民夫挖掘壕溝。
碰巧,她的二兒子就是被明軍的火炮給炸死了,要知道當初的所謂嘉興戰役裡,進攻方的大唐王師,包括民夫在內,一共也就陣亡了也就百來人而已。
她的兩個兒子都是死在了嘉興城,一個死在城內,一個死在城外,一個在明軍陣營裡,一個在唐軍陣營裡。
此外,由於她的二兒子是以一名民夫的身份死在了鎮江城下,並不是軍人,所以當時的大唐軍方甚至都沒給這個母親寄一封陣亡通知書,至於撫卹什麼的就更不可能了。
當年大唐窘迫到連官員的薪資都發不過去,撫卹這玩意,連正式軍人都沒有,民夫就更不可能有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也就只有大唐成立後,才給統一戰爭期間犧牲將士家屬發放撫卹金,但是依舊不包括民夫!
她的三兒子,倒是躲過了戰亂時期,然後年紀大了娶親生子,老老實實的重地熬著日子。
但是宣平二十一年,為了掙一份工錢,她的三兒子就跑到了鐵路工地上務工,雖然也幹了幾個月,拿了些許工錢。
但是本來家中農活就重,他不單單在家中幹農活又跑去鐵路工地上做工,如此幾個月下來鐵打的漢子也撐不住啊!
短短半年就是累到了,而且是一病不起,不足半個月就是撒手而去!
老婦人三子的媳婦本就是個體弱多病,丈夫去世後所有的重擔都擠壓在她肩膀上,而她一個弱女子怎麼撐得住!
為了活著,她拼命的紡紗織布,帶著孩子和年老的婆婆種田!
最後,她也死了!
去年秋天,收割水稻,迎來豐收的時候,她倒在稻田裡並再也沒有能睜開她的眼睛!
留下了三個孩子和一個五十多歲的婆婆!
那個老婦人並沒有說的多麼煽情,只是很簡單直白的說著,甚至都不是主動說,而是李軒問問了,她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