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造反唄!
於是乎,那些工廠主們,高喊著自由,揮舞著皮鞭驅趕著自己工廠裡的奴工發動了獨立革命。
當然了,這些太過直白的形容,興許不太恰當,不過這個世界的本質說來說去都是利益的衝突和矛盾,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東西,仔細的看,深入的看,就會發現裡面的本質依舊是非常純粹的,那就是利益之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唐帝國的海外領地管理政策,自然是有諸多缺陷的,而且這些缺陷有一些甚至都是致命的。
不過這些致命的缺陷要爆發出來,最少也得幾十年以後了,幾十年後李軒還是不是活著都還是兩說的事,他才不會為幾十年後的這種風險而操心嗯。
再說,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時代的利益。
等他死了以後,他的繼任者改動殖民地的政策也是大機率的事,畢竟和李軒這麼偏激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如果換了思維正常的皇帝,不是穿越者的皇帝,那麼是不太可能在統一帝國後,還沒來得及修生養息,也沒有去享受榮華富貴的人生,就是迫不及待的推動全球擴張計劃的。
試圖征服全球!
這種事在任何一個正常人看起來都是天荒夜談,也就只有李軒這種穿越者才能夠幹得出來,而且是不顧後果的去做!
基於大唐帝國的全球戰略以及海外領地的政策,西印州南非城的造船廠雖然是恢復生產了,但是生產方式和以往葡萄牙人的時代一樣,沒有任何的機械裝置。
沒辦法,帝國禁制任何的機械裝置出口,進出口委員會那邊恨不得是禁制哪怕一顆螺絲釘流出帝國本土!
別說南非港這樣的海外領地了,就算是已經是被劃入帝國本土的北海省以及呂宋省、萬丹省、馬六甲州這四個地方,依舊是屬於出口管制區域。
上述地區雖然名義上已經是歸屬本土了,但是當地的人口結構依舊是土著為主,帝國子民在呂宋省和萬丹省、馬六甲州三地加起來,也不過百萬人口而已,然而當地的土著有多少?鬼知道有多少!
北海省那邊也是如此,帝國針對北海省的大規模移民才剛開始呢,整個移民計劃最少也需要五年甚至十年以上,才有可能讓帝國子民佔據整個北海省,併成為當地的主體民族。
在帝國子民徹底佔領當地之前,帝國是不會考慮對當地放開技術管制的!
南非造船廠,嫡屬於西印州財政的官辦造船廠,自從恢復生產後,除了給來到南非港的船隻提供修繕外,主要任務就是生產海軍使用的近海巡邏艦、港務船隻等小型船隻。
而這些近海巡邏艦的噸位一般都不大,比如說港口裡使用的小型船隻,幾十噸都算是大了,一些只有幾噸的小船也有呢。
哪怕是海軍的近海巡邏艦,也不過一百多噸而已。
大唐海軍的近海巡邏艦,發展多年,早已經是形成了完善的多個系列,從數十噸到百噸一直到兩百多噸都有。
並且是根據各個地方的情況不同而安排不同的近海巡邏船隻。
而最近這些年,因為運輸問題,一些距離過遠的海外領地所使用的中小船隻,基本上已經是在當地自行建造了。
比如說美洲的新金山,那地方距離帝國本土遙遠無比,中間隔著一個太平洋啊,就近海巡邏艦那百來噸的體量,根本無法橫跨太平洋。
非洲的西印州也是屬於同樣的情況,距離過於遙遠,運輸困難,所以一些殖民地使用的中小船隻,往往是傾向於在當地建造。
當然了,在殖民地造船,也是不能違反進出口委員會的相關規定,這些殖民地裡的造船廠是無法獲得機械裝置的,只能是用傳統的造船方法進行造船。
不過他們造的也都是小船,而且也不是什麼國內最先進的蒸汽鋼鐵船隻,只是一些風帆木製船隻而已,用傳統的方式也是一樣造,頂多就是效率慢一些而已。
南非造船廠恢復生產後,給海軍是先後造了好幾條的近海巡邏艦了,此外還從西印城以及馬達城裡抽調了部分巡邏艦,這才讓南非城裡擁有十多艘的近海巡邏艦艦隊,日夜巡邏著,配合主力戰艦封鎖著整個南非海域!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