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是有眾多的船隻出海後,就是回不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隨著國內造船技術的發展,航海的風險定然會進一步降低,不過到那個時候,海外貿易的利潤肯定也是沒有這麼高了。
對於海外貿易來說,風險和利潤是成正比的。
風險越高,利潤越高,風險越低,相對的利潤也會越低。
呂振江算是運氣好的,一路出海大半年,順風順水,沒有遇到風暴,也沒有遇到獲得不耐煩的土著,也沒有遇到海盜或者是其他國家海軍的攔截。
一路順風順水的跑到了馬達城,而他隨同船隊在這裡休整了五天後,也是再一次出發,準備跨越最後一段航程前往南非城。
從馬達城到南非城,這支龐大的艦隊並不是說直接前往,在進入了非洲東部海岸後,還會路過好幾個大唐帝國在非洲東部海岸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同樣是歸屬西印州管轄下,其中大部分都是之前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戰爭期間被大唐非洲遠征軍一一給搶了過來。
大唐帝國在佔領了這些殖民地後,也是沒有說在這些殖民地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殖民,暫時還是為沿途商船提供補給、進行貿易為主。
畢竟如今大唐帝國在非洲的移民屯墾,主要還是在南非為主。
在其他地方的話,主要是以軍事控制為主,但是暫時不進行大規模的移民。
在大唐帝國在非洲東部海岸的諸多殖民地裡,規模最大的自然是當屬西印城了,這裡本來是大唐帝國在非洲殖民的最大軍事據點,當年對抗葡萄牙人的橋頭堡。
不過在拿下南非城之後,這個西印州的戰略地位也就是迅速下降,如今也只是變成了一個普通殖民地而已。
呂振江隨同船隊抵達西印城的時候,因為水藍號需要靠岸進行補給,所以他也是能夠隨同船上的其他人一樣上岸,這還是他最近一個多月裡的首次踏上陸地呢。
不過他並沒能在陸地上待多久,一天之後,水藍號完成補給就是再一次起航,跟上了大部隊的步伐繼續前往南非城。
而此時,他們距離南非城已經是很近了,船隊也是進入了南非海域。
在路上,呂振江已經是發現了船隊的外圍,偶爾可以看見其他船隻,其中有些船隻掛著大唐的國旗,不過還有些船掛著亂七八糟的的旗幟,這些應該就是歐洲、北非等地區的船隻了。
不過這些外國的船隻基本都是躲著這支龐大的船隊,呂振江所在的船隊,全部商船加起來足足有五十八艘,另有印度洋艦隊派出的護航戰艦四艘。
等到了馬達城後,非洲分艦隊派來接應的戰艦也是和船隊會和,其中就有福建號戰列艦。
五十八艘武裝商船,再加上九艘戰艦,足以讓任何外部勢力望而生畏。
更不要說此地已經是屬於南非海域,大唐帝國海軍的非洲分艦隊可就駐紮在南非港呢。
非洲分艦隊,其實也是屬於印度洋艦隊的一部分,歸屬印度洋艦隊管轄,不過因為距離等因素,實際上非洲分艦隊是單獨行動的,其實力也是不弱,基本上佔據了印度洋艦隊百分之四十的實力,擁有三艘機帆戰列艦、兩艘巡洋艦、八艘護衛艦,另外還有近海巡邏艦十多艘。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近海巡邏艦都是在南非港就地建造的。
葡萄牙人在這裡之前也是設定了一個簡單的造船廠,雖然規模不算大,不過大唐接受後用來生產一百多噸的近海巡邏艦還是不成問題的。
在海外領地成立造船廠,咋一看似乎是違反了大唐帝國的海外領地管理政策以及進出口委員會的相關規定,但是這個南非造船廠,實際上完全是符合政策的產物。
因為這個造船廠,並沒有使用來自國內的機械裝置,也沒有試圖自行製造機械裝置去使用,其生產模式依舊是遵循著傳統的造船方法。
至於說繞過或者是突破帝國的相關限制性政策,試圖在南非港搞什麼現代化的造船廠,這是找死。
大唐帝國在海外領地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不僅僅體現在文化、教育、政治等方方面面,更加體現在技術限制上。
而且技術限制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大唐的進出口委員會可以很自豪的說:他們成立二十年來,從未批准過哪怕一枚螺絲釘出口!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