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分配到畢志安麾下的這個民兵隊,就是承擔輔助任務的,幫忙運輸彈藥等補給,幫忙修築胸牆,如果戰鬥比較危急,則是會讓他們躲在胸牆後面,用火槍支援戰鬥,不求殺傷多少敵人,只要把槍打響,造出些許聲勢來就可以了。
畢志安帶隊部署防禦的時候,距離大阪城大約十多公里外,一支穿著各種扶桑傳統服飾,但是身上的軍服顏色各異,旗幟也不相同,甚至行軍都是分開來行軍的大軍正在緩緩向大阪城移動著。
這支扶桑大軍,正是織田信長帶頭,聯絡了德川家、今川家、三好家等一大票大名們組建的聯軍。
他們的目標就是拿下大阪城,拔掉大唐插在本州島腹地上的這一顆巨大的釘子,從而讓扶桑聯軍能夠從容對抗大唐的登陸主力部隊。
然而這麼多年來,這些扶桑人也是深刻的知道大唐軍事力量的可怕的,要知道即便是他們現在所用的各類軍械武器,可都是從大唐款進口的。
包括火繩槍、散彈炮、板甲乃至的腰刀、長矛,可都是從大唐進口的武器呢。
用著從大唐購買的出口版本的武器,就想要和大唐軍隊作戰,說實話,哪怕是織田信長也是沒有什麼信心的。
這麼多年來,大唐在扶桑列島上的駐軍,其實沒少收拾當地的大名,雖然戰役規模都不大,一般都是幾百人,幾千人的規模,但是這麼多年來,扶桑人根本就沒有討得哪怕一次的好處。
全都是慘敗!
但是哪怕是沒有信心,對大唐的軍事力量感到恐懼,但是如今這些扶桑人也是不得不硬著頭皮迎戰,因為他們已經是沒有了任何的退路。
如今的局勢已經是非常明顯了,大唐要把扶桑列島徹底收復,對島嶼上的眾多扶桑大名們,甭管是之前這些大名對大唐的態度是友好還是敵對,都是進行消滅,而且是徹底的消滅。
從本州島西部傳來的訊息,已經是證明了當地的多家大名已經是全部覆沒,無一倖存。
這些大名們自然是不甘心坐以待斃,哪怕是明明知道無法對抗,但是也是不得不硬著頭皮組建聯軍進行對抗。
為了攻克大阪,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等大名們聯合在一起,組建了總數超過五萬人的大軍。
五萬兵力,在當代的扶桑列島上已經是屬於名副其實的大軍了,畢竟在經過數十年的混戰之後,尤其是最近十多年的慘烈戰爭,扶桑列島上的人口一共也就只剩下兩三百萬人而已。
哪怕是把所有青壯都給拉上來,其實也組建不了多大規模的軍隊。
這五萬人,已經是織田信長等大名們,把所有的軍隊都給帶上了,不僅僅是傳統的武士,甚至就連轄區裡的農民青壯都是給帶上了。
但是這五萬人能夠攻克大阪嗎?
織田信長不知道!
他如今能夠做的只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不管打不的過去,都是要打的,否則就是等死。
不對,興許還有其他的路子,比如說直接投降,但是這樣也就是保住一時的小命而已。
大唐對土著投降可是沒有什麼優待的,投降了就是暫時留你一條小命而已,但是之前的權勢就沒指望了,在大唐眼裡,扶桑的大名和扶桑的農民沒有什麼區別。
投降的俘虜,一般都會送去幹苦力,至於能活多久,就得看老天爺了。
反正是沒多少土著戰俘能夠熬過去的。
哪怕不是為了什麼榮福富貴,只是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這仗也得打。
更何況不管是織田信長還是德川家康,他們這些大名在當代的扶桑也是大名鼎鼎的俊傑了,後世人甚至稱之為什麼戰國三傑。
你讓這樣的人放下所有的權勢,然後乖乖的跑去當苦力,最後累死在工地上,他們寧願直接戰死在沙場上。
今天,他們來大阪,就是抱著必必死之心來的。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