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海軍之前就是打算透過封鎖航線的方式來掐斷葡萄牙人的海上運輸了,但是成效一直不大,以為印度洋實在過於寬闊,那些葡萄牙在印度洋跑海上百年,對印度洋可是熟悉的很,總是能夠繞過大唐海軍的封鎖。
而大唐海軍的戰艦數量也是有限的,而且這年頭的船隻噸位小,攜帶的補給數量也是有限,需要經常靠岸進行補給,這也就意味著不能長時間呆在深海進行巡邏封鎖。
加上印度洋實在太寬闊,這分散封鎖了也就意味著不能在同一個海域集中太多的戰艦,而葡萄牙人也不是什麼軟柿子,他們縱然不願意和大唐海軍主力艦隊交戰,但是不代表著他們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
有時候他們也是會集中好幾艘船隻進行運輸,如果封鎖攔截的大唐海軍船隻數量少了,這打起來還真不一定能夠打得過。
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也是導致了大唐海軍看似封鎖了印度洋大半年,但是卵用沒用。
為了解決這一困擾,海軍方面打算是放棄之前的全面封鎖的策略,而是改為重點封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其中的重點航道有二,一個是印度南部航線,也就是印度半島和錫蘭島之間的海峽,這一段航線非常重要,因為葡萄牙人的船隻如果要往來孟加拉灣海域,前往印度東部海岸以及緬甸海岸的殖民地,大部分情況下都得經過這個海峽。
當然了,他們也可以繞過這條海峽,乃至繞過錫蘭島,然後從印度洋深處進入孟加拉灣,然後再進入相關的殖民地港口。
只要封鎖了這一條海峽,雖然不敢說能夠徹底切斷葡萄牙人往來孟加拉海域的航線,但是也是能夠封鎖一大半,如果能夠以錫蘭島而基地,把封鎖線繼續向南延伸,那麼葡萄牙人為了躲避封鎖,就得繼續向南繞行,而繼續向南的話,那可是印度洋中央的無風無洋流地帶了。
這片海域對於沒有蒸汽機動力的純風帆船隻來說,那幾乎就是一片死地,只要進去了,那麼就出不來了。
這麼多年來,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船隻,寧願是和葡萄人爭奪印度東部沿海區域,也是不願意闖進這一片海域,繞過去就是這個原因。
除了錫蘭島周邊海域外,還有一個核心重點,那就是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海域!
好望角不用說了,但凡是往來太西洋和印度洋的船隻,都得經過這一片海域,不過這一片海域以及南非地區,都是被葡萄牙人嚴密掌控,葡萄牙人也是依靠著在南非的據點,然後動用大量船隻封鎖好望角,以至於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商船,十多年來都是無法突破好望角,然後進入大西洋的重要原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當年為了爭奪這一區域,也是在南非東北部區域,靠近班圖人的沿海領地裡,強行站了一片地方,修築了港口和堡壘,稱之為西印州,意為印度洋的西端領地,這個地方,也是大唐帝國距離本土最為遙遠的海外領地之一,常年駐紮著超過千人的兵力。
但是,因為距離實在太遠,加上沒有徹底打通達大西洋航線,就連非洲的地區的貿易也是上不去,所以這個地方是純粹的軍事堡壘,不能給大唐西洋貿易公司帶來任何的收益,這些年為了維持這個西印州已經是砸進去不少資金了,繼續擴大規模是非常的困難。
再過來則是東非海岸,也就是紅海和印度洋交匯之地的這一片海域,這一片海域也就是索馬利亞海域,但是這一片海域以及岸上的陸地都是被葡萄牙人所控制。
還有阿拉伯海北部的波斯灣海域等。
這些重點海域,都是如今葡萄牙人的重點航線,如果能夠奪取並掌控,那麼肯定是能夠對葡萄人造成大麻煩的。
但是這些海域以及港口據點,也是葡萄牙人重兵把守的地方。
南非和東非以及波斯灣地區就不說了,只說錫蘭島、印度半島最南端的這一海域,大唐西洋貿易公司和葡萄人整多了這麼多年,都是沒能搶下來。
去年大唐海軍親自下場後,雖然也是獲得了一定的勝利,奪取了好幾個據點,但是到目前為止,在這一片海域裡,雙方依舊是勢均力敵。
而這一次的印度洋決戰方案,海軍方面就是提出了,首先奪取並掌控錫蘭島,把葡萄牙人徹底驅逐出去這個島嶼,然後用這個島嶼作為大後方,襲擊並奪取葡萄牙人建立在印度半島最南端的幾個殖民據點,最後以此為總基地,動用大量的主力艦隊,徹底封鎖這一片海域,徹底堵死葡萄牙人透過這一海域,往來印度東部沿海以及緬甸沿海的航線。
而這,只是前期方案,只要能夠奪取這一海域成功,那麼就會執行第二期的方案,第二期的方案的重點就不是在印度或者是西亞、東非之類的地方了,他們打算直接跨越印度洋,然後徹底控制馬達島,嗯,也就是歐洲人口中的馬達加斯加島。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