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報紙,毫無疑問是天下官員們以及地方的上流階層必看的,但是這樣的報紙,普通人卻是不愛看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過去的這些年裡,地方上已經是出現過不少次的私辦報紙的案件,每一次出現都是讓禮部朝報司方面如臨大敵,而翰統也是緊張不已,這私辦報紙,向來是大唐的禁忌,誰碰誰死。
但即便是這樣,依舊有眾多人想方設法繞過去,比如說直接辦報紙不行,那麼他們就透過出書的方式來,把內容都印刷成書,然後公開便宜出售,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發行一期。
這也是陸續迫使大唐方面加強了對書籍的出版監控,以往出版書籍可不用什麼審批之類的,但是現在,想要出書,首先得經過稽核獲批後,才能夠大規模印刷並公開售賣。
而有些人,乾脆是直接自己私底下搞個印刷機,然後印刷只有一張紙,兩張紙,也不稱之保持,而是稱之為傳單之類的,上面刊登各類通俗故事,笑話之類的。
當然了,這種事也是發現一起打擊一起的。
不過總不能這麼一直下去啊。
大唐朝報開了頭,民間對報紙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所以這私自辦報的事,才會屢禁不絕。
針對這種情況,周毅然提議在大唐朝報之外,再設立若干偏向於平民化的報紙,一方面是滿足普羅大眾的看報需求,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可以讓大唐官府的聲音透過這些平民化的報紙,更好的覆蓋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這個提議讓李軒非常感興趣。
他說的這些問題的確存在,大唐朝報因為其特殊性,文章都得必須保持嚴肅性,哪怕是刊登的商業廣告也都是正兒八經的。
因此看大唐朝報的人,普遍也都是官員以及地方上的上流階層。
普通人的話,並不是大唐朝報的主要讀者群體。
但是普羅大眾也是有看報紙的需求啊。
甚至是上流社會的人士,他們雖然看大唐朝報,但是不代表他們不看通俗化的報紙啊。
要不然,這些年為什麼總是會有私辦報紙的案件出現呢。
市場有了需求,有了利潤,自然有人冒著風險去做。
如今周毅然的提議,剛好符合了李軒的想法,這報紙嘛,甭管是嚴肅的政治報紙,還是偏向於實用性的科普、商業報紙,或者乾脆是刊登各種離奇故事,八卦新聞的低俗報紙,都要有。
而且都必須是官府主辦,納入官府的監管之中來。
戴玉剛和周毅然這兩人都是讓李軒有了興趣,而這兩個人在資歷和能力上,都是不算差的,足以進入御書房了。
所以仔細考慮了幾天後,李軒就是把候選人圈定在這兩個人身上,然後陸續召見了這兩個人進行面談。
這種面談,可是要比摺子上說的事多多了,李軒將會從多個方面去判斷這兩個人的施政方案優劣。
不是去評判他們的能力,而是評判他們的施政方案。
因為單就能力來說,能夠爬到這種級別的官員,都不會差到那裡去,唯一的區別,大體上就是政治理念上的區別了。
李軒先後和這兩個人進行面談的訊息,自然是滿不足,或者說根本就沒隱瞞1
於是乎,聖天子先後召見周毅然和戴玉剛兩個人的訊息,瞬間就是傳的整個金陵城滿天飛,而且如今的江南大鐵路以及金陵城到河南開封的鐵路已經是初步成型,各種信件透過鐵路,一兩天時間內就能夠傳遍江南大鐵路以及京開線的沿線。
這樣不用幾天時間,基本上大半個中國都是有不少人知道了聖天子已經是先後召見了周毅然和戴玉剛。
在這樣的敏感時刻,聖天子誰都不見,偏偏單獨召見他們兩人,而且召見的時候,都是交談了足足好幾個小時,如果這還猜不到這背後意味著什麼,那麼政治敏感性也是太差了。
不用猜都知道,接替馬維,進入御書房的臣子,就將會是在這兩人之間產生。
而這個結果,也是讓眾多官員們嘆氣!
尤其是那些準備競爭這個位置的高官們,更是不少人都是失望不已,錯過了這一次機會,下一次再有機會還不知道得什麼時候呢。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