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承襲制度,其實在大唐帝國也不是新鮮事務了,因為之前的宗室爵位承襲制度裡,就有考核承襲制。
宗室爵位也是減等世襲制度,而且是沒有減等世襲後還可以直接繼續承襲的規定,也沒有可特旨恩准世襲數代後再減等世襲的規定,通通都是減等世襲至奉國將軍後,奉國將軍世子如果能夠透過考核,那麼就能夠承襲爵位,透過不了,削爵,而奉國將軍的其他兒子,全部削爵為民。
基本上,這種所謂的考核制度,也是給了皇帝一個極大的彈性,當他認為需要的時候,那麼就世襲,當他認為不需要的時候,就削爵。
其實本來不用搞這麼複雜的,畢竟在大唐帝國裡,皇帝一句話就能夠封你為國公,同樣一句話也能直接剝奪你的爵位,搞什麼減等世襲,考核世襲,某種程度上是多此一舉,這樣做,其實只是為了給以後的皇帝對某些貴族進行削爵或者保留爵位,找一個體面而合規的藉口而已。
畢竟不能老是直接張嘴削爵什麼的,這樣吃相太難看。
李軒給五位貴族賜下了封地,而且還給了王杉西一個‘考核承襲’的恩典,這讓帝國的上層權貴們,瞬間就是跟打了雞血一樣。
因為他們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王杉西他們的分封,只是一個開始,而未來將會對其他的上千名貴族也是陸續進行分封的。
但是他們很快也是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如今的分封,男爵就是一個州縣了,而子爵更是一個比尋常的府還大的州了。
這以後那些伯爵和侯爵乃至公爵們,還不得拿出一個大府乃至半個省甚至一個省的面積進行分封的。
但是帝國的海外領地哪有這麼多啊!
什麼,你說帝國本土還有大量土地可以分封!
想得美,那些貴族們也是被分封在國內繁華之地啊,但是可能嗎?
不可能的事!
以後頂多頂多,也就是東北省那種苦難之地用來分封,甚至連河封省都不會拿出來分封的,而其他的中原繁華之地,一寸土地都別指望。
但是其他的海外領地不夠用啊,帝國現在就有一千多的貴族呢,以後可能還會更多,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對外擴張,收復更多的海外領地就是了!
一時間,帝國的高層都是亢奮的很,一大票貴族,甭管是將領出身還是文官出身,甚至是皇家理工學院出身的科學家貴族們,一個個都是叫嚷著收復海外失地!
“西域自開天闢地以來,便是帝國疆域,不管是前唐還是前明時期,都是帝國子民的土地,後被蠻夷竊據,如今是到了收復西域失地的時候了!”
“如今西北鐵路正在快速建設當中,不用多久就能建成,到時候派遣數十萬大軍西征,一舉蕩平韃靼人,收復吐蕃以及漠北地區。”
這些叫嚷著西征的,都是陸軍的將領!
不過海軍那邊則是叫嚷著:“扶桑一直以來都是帝國領地,如今扶桑列島上的華夏遺民日夜期盼王師東渡,如今輪船已經成熟並普及應用,大規模東渡扶桑列島已經沒有任何障礙,是時候派遣部隊登陸扶桑,把扶桑列島收回到帝國的懷抱當中了!”
除了西征和東渡這兩大流派外,還有眾多人支援著其他各種亂七八糟的計劃,比如說攻打南洋半島,又比如說徹底肅清南洋各島上的殘餘土著國家,把南洋各島徹底納入帝國統治,並進行移民開發。
還有人支援移民澳洲,把澳洲建成帝國的第二家園!
在這樣的浪潮裡,自然也是少不了會有人支援大規模移民佔領美洲。
而這些不同的方案雖然其共同目的都是說為了擴張帝國的領地,為帝國獲得更多的生存土地,讓貴族們有地可封。
不過這些方案的背後,支援的人群卻是不一樣的,而且是層次分明,因為不同的方案,代表的是不同的利益訴求。
陸軍支援西征,海軍支援東渡扶桑,這都不算什麼了,而支援澳洲計劃的背後,同樣也是少不了二皇子趙王的推動。
如今的趙王雖然就藩萬丹府,但他早就知道,這個萬丹府不過是自己的過渡封地而已,他的封地是在澳洲!
這澳洲如今也是徹底被納入了帝國的疆域,但是同樣存在著人口少,開發程度低的困局。
如今偌大的一個澳洲,帝國一共也才建立了十來個移民點而已,其中有三個是在澳洲北部,剩下的都是在澳洲東南部地區。
這是因為澳洲雖然廣闊,但實際上只有東南部地區才有少量適宜耕種的土地,所以澳洲的移民計劃,主要也是針對澳洲東南部地區。
至於北部的三個移民點,一個是開發當地黃金的典型黃金移民點,剩下的兩個都是純粹為了過往船隻提供補給的補給港口。
趙王雖然以後會被改封澳洲這麼大一片地方,但是他卻是知道這地方想要開發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