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沒別的,人家就是馬多,一個騎兵帶上三匹馬那都是最低標準,甚至有些人是帶著五六匹甚至七八匹馬作戰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行軍的時候都是輪換乘騎,而作戰用馬則是一直不乘騎以儲存體力,所以才能夠做到一天奔襲數十公里還能保持戰鬥力。
大唐陸軍騎兵沒能這麼奢侈,哪怕是主力騎兵,也只能是單騎雙馬,少數重甲騎兵才能做到單騎三馬,而絕大部分的普通騎兵,尤其是師屬騎兵部隊,基本都是單騎單馬,行軍的時候,是騎兵徒步牽馬行軍。
不像韃靼人,馬多,可以直接輪換騎馬行軍!
只是康長寧所部的行軍速度縱然不如韃靼人那麼高,但是步炮輜重等部隊想要跟上康長寧的奔襲速度,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必須要有這種新型快速運輸部隊才能勉強跟上。
按照行軍標準,在道路良好的平原地區,方希同直接指揮的步兵、炮兵以及普通騎兵等部隊每天大概能走二十公里,而帶有大量物資的重型輜重部隊、重炮部隊還要更慢一些。
也就是說,普通的輜重部隊,是不可能跟上康長寧所部每天四十公里以上的長途奔襲速度的,哪怕康長寧所部不會一直,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這麼長的速度行軍,但是隨便奔襲幾天,那都是能跑出一兩百公里去了。
隔著一兩百公里,如果輜重部隊跟不上來,騎兵部隊自身又沒有攜帶足夠的物資的話,那麼麻煩可就大了。
所以,騎兵部隊裡才會需要新型的快速運輸車輛所組成的快速運輸部隊,為的就是能夠跟上這些精銳騎兵的快速機動!
車輛小型化,輕型化,車輪的寬度比較寬,新型的彈簧所帶來更加優秀的減震能力,以便能夠快速透過複雜的地形。
這種車輛,雖然所攜帶的貨物不算多,運輸成本大幅度加大。
但是在雙馬拖拉的情況下,在道路良好的情況下,速度是比較快的,而在複雜的道路,或者說乾脆是沒有路的情況下,也能夠持續進行機動,如果遇上更加複雜的地形,也能夠透過臨時加套馬匹或者人力推動來拖拉。
輕型化,這是新型快速運輸車輛的重要特徵。
帶著這些快速運輸車輛,康長寧才能夠攜帶更多的物資的同時保持快速機動。
當然了,需要快速運輸車輛跟隨提供補給的,只是這個三個騎兵兵團而已,因為只有他們才擁有長途高速奔襲能力的。
而普通的師屬騎兵部隊,因為是單騎單馬,倒是不需要什麼快速運輸車輛跟隨,因為他們自身的速度就不快,和普通的輜重部隊一起行動剛好。
其實單騎單馬的騎兵部隊和單騎三馬的騎兵部隊,最大的差別就是在行軍能力上,至於抵達戰場後,各自騎上了戰馬,其戰場短距戰術機動能力以及衝鋒作戰能力,並不會有什麼明顯差距。
但是雙方的行軍能力差距卻是大了去,而有時候,行軍能力也是軍隊戰鬥力的重要體現。
單騎單馬的騎兵部隊,在長距離行軍這一點上,速度和步兵大體相當,並不會存在什麼太過明顯的差別。
大唐陸軍的相關條例裡,在平原地形,道路良好的情況下行軍,每天標準行軍距離是二十公里,每天走六個小時,而這個條例,適用於步兵部隊、五斤以及九斤野戰部隊、所有單騎單馬的騎兵部隊以及普通輜重、工兵等部隊。不包含重型野戰炮、攻城炮等重型火炮部隊、不包括重型輜重部隊,不包括重型舟橋、工兵等特殊兵種)
也就是說單騎單馬的騎兵和普通步兵,長距離行軍速度是一樣的,沒有什麼明顯差別。
因為先不管馬匹自身的速度如何,這些單馬單騎的騎兵部隊進行長距離行軍的時候,騎兵都是得徒步牽著馬行軍,換句話說,其實騎兵和步兵行軍沒啥區別,都得靠兩條腿!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