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年陸軍第四步兵師的三千人殺入緬甸,最後只剩下千人狼狽逃回,給陸軍留下了太過深刻的印象。
要知道,當年第四步兵師死傷的這些人,可沒幾個是因為戰鬥而死傷的,實際上第四步兵師的這支部隊進入緬甸後,根本就沒和什麼敵人打過仗。
陣亡的兩千多人,全都是非戰鬥減員!
這個戰例,幾乎是讓帝國陸軍後續對緬甸和安南的熱帶雨林望而生畏。
過去的這麼多年來,帝國幾乎同時在多個方向進行擴張,甚至都是跑到了南洋島嶼進行殖民,但愣是沒有對安南以及緬甸等半島等地區進行擴張。
這實在是被半島上這片破地方給噁心到了。
如果沒有實在必要,而且是做足準備的情況下,帝國陸軍是絕對不會輕易的再一次踏入這個爛泥潭的。
不過對於商人們非常希望的廣寧煤礦,李軒還是比較關心的!
大規模派兵南下,時機還不成熟。
但是隻是有時候,想要一個東西,也不一定非的是要進行大規模入侵才行的,也是可以透過其他辦法的嘛。
陸軍大規模南下,很容易陷入爛泥潭,但是可以用其他辦法嘛,比如說用海軍直接沿著安南的海岸線進行登陸,然後直接殺到安南北朝的首府升龍,來一個直搗黃龍,然後逼當地的王公們簽訂城下之約,把廣寧煤礦以及周邊地區拿到手就行了。
甚至都不一定非得是用割讓土地的名義,只需要拿到開採權以及駐軍保護的權力就行了,如今帝國還沒有興趣往安南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帝國需要的只是煤炭而已。
而煤炭這東西,對於那些土著而言屁用沒有,用來當柴火燒都嫌麻煩,帝國完全可以在避免大規模入侵的情況下,得到廣寧的煤炭的。
因此不一定非得是要動用大幾萬規模的陸軍去爬那個爛泥潭的。
李軒有了這個心思後,就是交代了陸軍以及海軍那邊,讓他們多注意安南方向,找個機會把廣寧給弄到手。
對此,陸軍方面興趣缺乏,陸軍對煤炭有沒啥特殊的需求,至少在陸軍將領看來,這一時半會的需求不大。
而且陸軍如今的任務也是非常重要,要警戒河套和豐州川地區,要加強西北地區的防務,同時還要準備東北戰役,這也就意味著,陸軍已經是很難分出大量的精力來南下了。
所以陸軍那邊除了承諾,會在邊境地區部署不少於一個主力師,兩個預備師的兵力,並在適當時候南下配合參戰外,就沒有給出什麼太大的承諾了。
倒是海軍那邊比較積極!
因為海軍得到訊息,皇家理工學院那邊的高壓蒸汽機研發,已經是進入了最後攻關階段,未來數年有望得到試驗機,然後就是正式量產,到時候海軍的戰艦可就能夠裝備這些蒸汽機了。
而蒸汽機使用的煤炭,可是品質越高越好,如果是高品質的無煙煤那就更好了。
同時還說,目前在整個東亞地區,只是在廣寧那邊發現了高品質的無煙煤,以後海軍如果要用無煙煤的話,恐怕就只能從這個廣寧煤礦得到了。
為了讓以後的蒸汽戰艦用上最頂級的無煙煤,海軍方面其實不用上頭吩咐,也是早就對廣寧煤礦志在必得了。
海軍有這個意思,再加上工商界的大力推動,出兵安南幾乎就是成為了定局。
為此,好幾家大型企業,尤其是國企部直屬的南方煤炭公司更是找到了海軍方面提出會給予一定的幫助。
只要海軍方面願意出兵,南方煤炭公司願意贊助三萬元的各類物資給海軍,用作行動方面的後勤物資。
海軍自然是知道南方煤炭公司為什麼這麼急迫,因為這個南方煤炭公司,早就盯上了廣寧煤礦,而且已經是在廣寧煤礦進行了小規模的開發。
而南方煤炭公司,和北方煤炭公司,是目前帝國最大的兩家煤炭企業,雙方圍繞著煤炭市場進行了激烈的競爭,南方煤炭公司依託著江西萍鄉煤礦再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煤礦,已經是很難對抗擁有唐山煤礦以及部分山西煤礦的北方煤炭公司了。
更何況,南方煤炭公司也是得到了訊息,帝國高層已經是準備把東北地區的煤炭資源,也是交給北方煤炭公司進行開採。
雖然說,不管是南方煤炭公司還是北方煤炭公司,都是屬於國企部全資控股的國有企業,但是哪怕是國有企業,他們也是屬於商業公司,彼此之間也是有著激烈的競爭。
去年的時候,北方煤炭公司為了搶佔上海為核心的江南地區民間煤炭市場,打出了蜂窩煤大降價,把價格直接降到了五折出售,迫使南方煤炭公司也是降價跟進。
最後,除了讓江南地區的民眾享受了一波廉價煤炭外,雙方都是損失不小,最後在國企部的約談之下,雙方這才是取消了價格戰。
不過更加有意思的是,國企部在雙方的戰鬥結束之後,又是成立了一個‘東部煤炭公司’並且給予了該公司好幾個煤礦的開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