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上海基本上變成了一個純粹的農產品消費城市,幾乎所有的農產品物資,甭管是糧食還是蔬菜,又或者是肉類什麼的,基本都是需要外部輸入,這價格肯定也是比其他地方要高一些。
基本上,普通工人的薪資也就剛好養活自己而已,如果還想要養一家子就比較很勉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這個錢乍一看似乎比部分大唐軍方的普通士兵所拿的補貼還多一些,但實際上整體待遇遠遠不如參軍當兵。
根據目前大唐軍方最新的補貼方案,一名二等兵步兵,其每月補貼是八角,一元都還不到呢。
但是,這種補貼只是日常補貼,並不包括戰時補貼,如果參戰的話,還會有戰時補貼,如果前往海外駐紮的話,也會有海外補貼。
此外更重要的是,大唐的軍人們所獲得的補貼,那是純補貼,在軍隊裡吃穿等等一切花銷那可都是免費的。
如果把吃飯穿衣這些費用也加起來,那這個錢可就多了!
這年頭,吃飯可是很貴的,更別說天天還是白米飯麵包管飽,三天兩頭還有肉吃,要不然,大唐的軍人們,為什麼一個個都是精壯無比呢,為什麼那麼多貧寒之家的子弟都想要參軍當兵呢。
有意思是,軍人吃的米和肉,大多也都是他們自己屯墾所獲以及養的豬雞鴨等,還是那句話,這年頭吃飯太貴,而軍方的軍費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說全部都是拿出軍費去購買糧食。
所以自從統一戰爭結束之後,軍方內部就是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自力更生,部隊駐軍自行種植各種糧食,養殖豬羊雞鴨等。
同時為了避免部隊在長時間的屯墾中,戰鬥力變弱,然後變成前明衛所兵,軍方對屯墾養殖以及訓練都是做出了嚴格的嚴格,要求部隊保證訓練量。
此外,大唐軍方的屯墾政策,和前明的衛所制度不一樣,衛所制度的最大特徵是世襲制度,當兵的兒子也得當兵,而且是一輩子當兵,父死子繼,兄死弟繼,同時還不能脫離。
使得普通士兵被困縛在衛所,繼而演變為世襲軍官們的農奴。
但是大唐軍方目前實行的是募兵制度,普通士兵的服役期限只有四年,因此每年都會輪換一大批計程車兵,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士兵服役到了都是不願意退役的,都想要想辦法留在軍隊裡,他們想要留在軍隊裡的唯一辦法,那就是成為士官了。
根據大唐軍制,所有士官均從士兵中選拔,一旦成為了士官,那麼就能夠把服役期限延長到八年。
八年後還是得退役,如果不想退役,那麼就要自己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軍事素養,爭取考上武學堂了。
每年,武學堂那邊都會給現役士兵士兵以及士官)一定的名額,並且是鼓勵士兵學習並考慮武學堂,當然了,能夠考進去的很少就是了。
目前武學堂那邊,每年招生不過四百餘人,而且為了進一步培養更高素質的軍官,大唐帝國早就已經是展開了軍官候補生計劃。
這個所謂的軍官候補生計劃,其實就是自幼開始培養職業軍官!
在各地設立幼年軍校,招生年滿十二歲到十五歲之間的少年,學業為三年制,學滿三年後,擇優選拔部分人升入皇家青年軍校。
改制後的皇家青年軍校,其實掛著軍校的名頭,但實際上嚴格上來說,這是一所偏向於基礎軍事教育的預科學校,他的課程設定除了普通預科學校的所有課程外,還會有大量基礎軍事教育,甚至還有外語,禮儀方面的培養。
學滿三年後即可報考陸軍武學堂或者是海軍海學堂。
雖然理論上,各預科學校的學生也可以報告上述兩所軍校,但是從最近兩年的情況來看,各預科學校的學生所佔據的比例已經是越來越少了,大部分能夠考入這兩所正式軍校的學生,還是青年軍校出身的學子。
軍方甚至都還在考慮,以後乾脆就不從普通預科學校、師範學校裡招生了,直接從青年軍校裡招生,而青年軍校又只從各地幼年軍校裡選拔。
如此可以確保每一個軍官,都是受到了最正規的九年軍事教育,同時自幼培養,也能夠更好的培養他們對帝國的忠誠。
畢竟洗腦這東西,從小開始洗腦的效果最好,等到他們二十歲左右再去洗腦,效果很難說。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