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唐船的船型,普遍都是在五百噸以上,並且是越發展越龐大,如今更是大量出現千噸船隻,反而很少出現五百噸以下船隻的根本原因。
在五百噸以下的船隻裡,大唐帝國反而是更喜歡沿用傳統的沙船!
沒錯,就是沙船!
成本低,裝貨量大,在近海和內河航行非常的適合。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大唐帝國進行遠洋貿易的船隻,普遍都是五百噸以上的緣故!
因為只有五百噸以上的唐船,才適合進行遠洋貿易,噸位小的唐船運輸成本太高,噸位小的沙船不適合遠洋航行,至於蓋倫船和福船這些,在大唐帝國的航運體系裡,雖然一直都存在,不過一直都是邊緣角『色』。
宋丸子從大阪到釜山,乘坐的就是五百噸級別的唐船,從釜山到上海的時候,乘坐的同樣是同級別的唐船!
但是現在,她在這艘五百噸的唐船上,看到『插』肩而過的千噸鉅艦,內心的震撼是無疑倫比的。
在釜山的時候,她可沒有見過如此龐大的船隻!
這是因為,雖然說千噸級別的唐船更加好用,全壽命綜合運輸成本也更低,但是這種船採購起來還是太貴,不是實力強大的貿易公司,根本就買不起,用不起的。
如今能夠購買並運用這種船隻的,都是國內著名的幾家貿易公司,而且清一『色』都是用來執行遠洋航線的,又以跑南洋和印度航線、東洋航線為主,一般不會用來跑國內近海航線的。
其中最為主要的使用者,就是大唐西洋貿易公司了,大唐西洋貿易公司,跑的是印度航線,甚至是更遠的西亞航洋以及北非航線。
今年,他們更是打算派出一艘船隻,隨同西班牙的船隊一起前往歐洲進行貿易呢。
不管印度航線還是歐洲航線,航線路途遠,海況複雜不說,而且還有葡萄牙人三天兩頭找麻煩,西洋貿易公司的商船需要極強的自保能力。
再加上西洋貿易公司財大氣粗,所以才陸續訂購了十多艘這種千噸鉅艦,目前已經有了五艘正在服役,每年往返於各條遠洋航線。
而其他貿易公司,其實訂購的不多,通常來說,實力比較強悍的貿易公司才會訂購一兩艘,作為公司旗艦,體現公司的實力,當然了,更多的還是為了賺錢。
這種千噸鉅艦,乃是屬於典型的前期投入大,但是後期收益更大的船型。
宋丸子初到上海,就是和很多第一次到上海的人一樣,立馬就是被繁華無比的上海所震驚。
來往的眾多船隻,龐大的千噸鉅艦,岸邊碼頭一排排幾乎數不清的船隻,還有岸邊的高樓大夏,無一都是在說明著上海的與眾不同。
上海作為帝國最為龐大的城市,其工商業的實力是其他城市無法撼動的,那怕是作為首都的金陵城,在其面前都得甘拜下風。
震驚過後,宋丸子和其他人一起,乘坐船隻靠近碼頭,然後踏上了上海的土地!
隨後,她和公司的其他幾個人一起,坐上了一輛非常奇特的馬車,這輛馬車的輪子,都是形式在地面上的固定鐵軌上的。
這輛馬車和她以往所看見的所有馬車都不一樣,不僅僅是鐵軌,而且這輛馬車的車廂非常龐大,而且還有著上下兩層的車廂,比她之前見過的那些四輪貨運馬車還要大。
這上下兩層的車廂,足足坐上來了至少四十個人,上層的車廂沒有頂棚,只有座位,巨大的車廂上,刷著幾個大字,上書‘上海公共馬車公司’‘九號線’等字樣。
更奇怪的是,這輛龐大的馬車,前頭竟然只有兩匹馬在拖拉!
這幾乎是顛覆了她的觀念!
只用兩匹馬,就能夠拉動這麼龐大的馬車以及上面的四十多人,這在她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是就是如此,這輛龐大並且滿載了乘客的馬車,竟然是真的被兩匹馬就是拉動了起來,然後在鐵軌上緩慢動了起來!
這不科學!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